(一)脉名的分类
2025年08月10日
(一)脉名的分类
我国历代对有关脉名的分类很多,但都各抒己见,始终未能达成统一。古老的脉学文献曾经记载了很多的脉名,这其中有些脉名至今仍然得以保存了下来,并应用于临床,而有些脉名则在后世医书中找不到了,很有可能是由于脉象玄虚,不太切合临床实际而被废弃不用了。
关于脉名的种类根据目前现存的主要文献资料,如《黄帝内经》分为21种;《脉经》分为24种;《伤寒论》分为23种;《三因方》分为24种;《诊家枢要》分为30种;《外科精义》分为24种;《诊家正眼》分为28种;《濒湖脉学》分为27种;《景岳全书》分为16种;《诊宗三味》分为32种;《三指禅》分为27种;《四诊抉微》分为28种,这其中以清·张璐(石顽)提出的最多为32种;明·张介宾提出的最少为16种;而明·李时珍提出的27种脉,加上《诊家正眼》增加的“疾脉”共28种为临床中最实用、应用最普遍的脉象。对于这些常用脉象,如能正确鉴别清晰,细心体会,应用熟练,这对于指导辨证,运用四诊八纲诊断疾病,凡立法用药,皆能得心应手,轻车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