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暑
中暑,是指夏季在高温或烈日下劳作,或处于气候火热湿闷的环境,暑热或暑湿秽浊之邪卒中脏腑、热闷心神,或热盛伤津、引动肝风,或暑闭气机所致。以高热汗出、烦躁口渴、神昏抽搐,或呕恶腹痛、头痛为主要表现的时行性热病。
该病证相当于西医学的中暑及高温损伤。其脉象暑热郁表多见浮数有力,脉浮芤者,提示元气受伤;脉细数无力,提示本元虚弱;脉滑数者,提示热甚。暑湿困脾者,多见濡弱脉;湿热交蕴者,多见濡数脉;热燔脏腑者,多见浮洪数或弦滑数脉;脉沉数者,提示热邪内陷。脉弦紧者,提示热入肝肾。脉沉细弱数者,提示汗多亡阳、津气两脱。弦紧细数者,提示汗多亡阴、肝风内动。
总之,伤暑病者,虚证状态较多,故脉象以濡、细、弱居多;在炎暑季节,临证见该脉象,若无特殊原因者,大可疑为伤暑所致。中暑之热闭证,早期都是实证,故脉象以洪大数为主,兼弦、滑者不少;出现沉细弱脉时,是转向内闭外脱之凶兆。临证者,尤应详察之。中暑的脉象辨析如下。
1.脉洪大 多为暑热内郁所致。症见壮热烦躁,头痛头晕,口渴多饮,汗多体倦,面赤气粗,舌质红、苔黄而少津。
2.脉濡数 多为暑湿袭表所致。症见身热少汗,微恶风,心烦口渴或黏腻,渴不多饮,肢体酸重或疼痛;鼻流浊涕,胸闷泛恶,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
3.脉弦数 多为暑热动风所致。症见壮热不退,躁动不宁或神昏,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双目上视,面赤息粗,舌质红、苔黄少津。
4.脉滑数或沉 多为热闭心神所致。症见发热口渴,神志躁扰不宁或昏迷,全身灼热,小便短赤,息粗气喘,面赤,舌质红、苔黄。
5.脉细数无力 多为暑伤气阴所致。症见发热,汗多或无汗,口渴心烦,神疲思睡,气短乏力,小便短黄,大便干结,或见口燥咽干,五心烦热,四肢抽搐或痉挛性疼痛,肢体颤震,舌质红、苔黄而少津。
6.脉弦或沉 多为暑闭气机所致。症见发热无汗,烦躁不适,胸闷脘痞,恶心呕吐,剧烈头痛或头痛而胀,甚或神昏、耳聋、肢厥,舌质红、苔黄。
7.脉数无力 多为感受暑热,热伤肺络所致。症见咯血、衄血、身热,咳嗽气促,头目不清,舌质红、苔黄。
8.脉细欲绝 多为气虚阳脱所致。症见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神志不清,尿少,面色苍白,呼吸浅促,舌质淡、苔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