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崩漏

六、崩漏

崩漏是指经血非时而至,或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称崩,后者称漏下。两者常交替出现且病因病机相同,故统称崩漏。

该病证相当于西医学生殖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其主要病机为冲任二脉损伤,不能制约经血,子宫藏泄失常。多因脾虚、肾虚、血热、血瘀所致。其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经量多少不等,常见无规律和较长时间的阴道出血,多无下腹部疼痛症状。发病前可停经数周或数月以上;发病时可有类似正常月经的周期性出血;或呈淋漓状、点滴出血,不易自止,劳累后加剧;或出血量过多,因大出血而致四肢厥逆,脉搏微弱欲绝等气血俱脱之危候。其脉象表现多为细弱或沉细无力、细数、滑数或洪数、涩等。崩漏的脉象辨析如下。

1.脉细弱 多为脾虚所致。症见经来全无定期,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血色淡而质稀,神疲乏力、气短面白,四肢不温,纳呆少食,舌质淡、舌体胖、苔薄白。

2.脉细数 多为肾阴虚所致。症见经血非时而下,量多或淋漓不断,经色鲜红,血质稍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质红、苔少。

3.脉沉细 多为肾阳虚所致。症见经行无期,经量多或淋漓不断,血色淡、质稀薄,面色晦暗,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质淡黯、苔薄白。

4.脉洪数或滑数 多为血热所致。症见经血非时突然大下,或淋漓日久难止,血色深红,质黏稠,口渴烦热,大便秘结,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

5.脉涩 多为血瘀所致。症见经血非时而下,量时多时少,时出时止,或淋漓不尽,血色紫黯有块,少腹疼痛拒按,舌质紫黯、苔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