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风

(四)中风

中风是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脑神经疾病。

该病证相当于西医的脑血管意外,包括出血性中风与缺血性中风两类。该病起病急,常见的诱因为气候骤变,烦劳过度,情志相激,跌仆努力等,病前常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力弱等先兆症状,好发年龄以40岁以上多见。脉象表现多弦,重按有力或弦滑、弦细、弦数,或结或代等。若脉由浮转沉、由大变细、由实转虚、由闭证转向脱证,均属危象之兆。中风的脉象辨析如下。

1.脉弦滑 多为风痰瘀血、痹阻脉络所致。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

2.脉弦数有力 多为肝阳暴亢、风火上扰所致。症见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强言謇或不语,或口舌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苔薄黄。

3.脉弦滑或偏瘫侧脉弦滑而大 多为痰热腑实、风痰上扰所致。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秘,头晕目眩,咳痰或痰多,舌质黯红或黯淡、苔黄或黄腻。

4.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多为气虚血瘀所致。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心悸不安,大便溏薄,手足肿胀,舌质淡、苔薄白或白腻。

5.脉细弦或细弦数 多为阴虚风动所致。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黯红、苔少或无苔。

6.脉弦滑数 多为痰热内闭清窍所致。症见起病骤急,神昏或昏聩,半身不遂、鼻鼾痰鸣,肢体强痉拘急,项背身热,躁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频繁抽搐,偶见呕血,舌质红绛、苔黄腻或干腻。

7.脉沉滑或沉缓 多为痰湿蒙塞心神所致。症见发病神昏,半身不遂,肢体松懈,瘫软不温,甚则四肢逆冷,面白唇黯,痰涎壅盛,舌质黯淡、苔白腻。

8.脉沉缓、沉微 多为元气败脱、神明散乱所致。症见突然神昏或昏聩,肢体瘫痪,手撒肢冷汗多,重则周身湿冷,二便失禁,舌痿、舌质紫黯、苔白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