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疟疾

五、疟疾

疟疾是由于感受疟邪,邪正交争所致。以寒战壮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为特征的疫病类疾病。

该病证相当于西医学的疟疾。本病好发于南方,夏秋季节多见,有疟区生活、疟疾发作或输血史。典型的发作过程为发病急骤,首先表现恶寒战栗,面色苍白,肢体厥冷,虽盖厚被而不觉温热;继则壮热,面色潮红,头痛,口渴,虽近冰水而不见凉;最后,全身大汗,体温骤然降至正常,顿感轻松舒适,常能安然而睡。整个过程通常持续5~8小时。多数疟疾患者,间歇一日后,又出现类似症状发作,所以周期性及间歇性是本病临床表现的重要特点。其脉象表现多为弦数、弦迟、弦细或弦涩、沉细、洪或弦数等。疟疾的脉象辨析如下。

1.脉弦数 多为热炽气分所致。症见寒热休作有时,寒少热多,或但热不寒,汗出不畅,骨节烦疼,口渴引饮,头痛目赤,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

2.脉弦数 亦可为邪入少阳所致。症见寒战壮热,休作有时;先有恶寒,继则寒栗鼓颔,肢体酸痛,寒罢则内外皆热,头痛面赤,口渴引饮,终则遍体汗出,热退身凉,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

3.脉弦迟 多为寒湿阻滞所致。症见寒热定时而作,寒重热轻,头痛,汗出恶风,肢体疼痛,口不见渴,或渴喜热饮,胸膈痞闷,神疲体倦,舌质淡、苔白或白腻。

4.脉弦细或弦涩 多为正虚邪恋所致。症见疟疾反复发作,日久不愈,遇劳则发,短气懒言,或夜热早凉,五心烦热,或胁下痞块,或胀或痛,舌质淡或有瘀斑、斑点,苔薄白或少苔。

5.脉沉细 多为寒毒内闭所致。症见寒战较甚而热较微,胸闷呕吐,或神昏不语,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舌质淡、苔白厚腻。

6.脉洪或弦数 多为热毒内陷所致。症见寒战壮热,烦躁口渴,面红目赤,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神昏谵语,或四肢抽搐,或皮肤黄染,小便短赤,舌质绛、苔焦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