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汗证

三、汗证

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以致汗液外泄失常的一种病证。其中,不因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的,称为“自汗”;夜寐当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也称为“寝汗”。

该病证在西医学中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风湿热、结核病等病症所致的自汗、盗汗表现。其脉象可表现为细、细弱、细数、弦数、弱缓等。汗证的脉象辨析如下。

1.脉细 多为心血不足所致。症见自汗或盗汗,心悸少寐,神疲气短,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

2.脉细弱 多为肺卫不固所致。症见汗出恶风,稍劳汗出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白无华,舌质淡、苔薄白。

3.脉缓 多为营卫不和所致。症见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或表现半身、某局部出汗,舌质淡、苔薄白。

4.脉细数 多为阴虚火旺所致。症见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发红,口渴,舌质红、苔少。

5.脉弦数 多为邪热郁蒸所致。症见蒸蒸汗出,汗液易使衣服黄染,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舌质淡红、苔薄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