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日语言对比研究论丛(第9辑)》简介
《汉日语言对比研究论丛(第9辑)》这本书是由.汉日对比语言学研究会编创作的,《汉日语言对比研究论丛(第9辑)》共有113章节
1
汉日语言对比研究论丛
2018·第9辑 顾 问:(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柴谷方良、村木新次郎、宮島達夫、工藤真由美、刘丹青、木村英树、杉村博文、沈家煊、韦斯利·马克·雅各布森...
2
目录
汉日语言对比研究论丛 特约论文 国内汉日对比研究概述 (一)研究历程概述 (二)若干主要领域的研究 (三)问题点及其对策 (四)展望 异位修饰汉日对比研究的回顾...
3
特约论文
...
4
国内汉日对比研究概述
Research Summary of Domestic Chinese-Japanese Contrastive Studies 潘 钧 [摘 要]本文简要回...
5
(一)研究历程概述
1)学科缘起 在国内,20世纪七八十年代属于日语教学研究的草创期,起初是随着日语教学的重振和普及,汉日语言的异同受到关注,病句分析遂进入学者们的视野。虽然病句研...
6
(二)若干主要领域的研究
【语音(音系)对比】 早期主要有朱川的“汉日语音对比实验研究(节选一、二)”(《语言教学与研究》,1981,2和4期)等。续三义基于对日汉语教学实践的课题,根据...
7
(三)问题点及其对策
汉日对比研究尽管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具体如下: 1)可比性探讨不够 如部分学者指出的那样,同一个范畴间的对比才具有更大的对译意义,但现在仍然有不少...
8
(四)展望
王顺洪在“二十年来中国的汉日语言对比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1期)中对之前国内的汉日对比研究做了回顾和总结。应该说,日语界的汉日对比研究已有了很大...
9
异位修饰汉日对比研究的回顾与综述
Review and Summary Regarding Chinese-Japanese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Modifiers...
10
1 引言
所谓异位修饰是指同一词语既能在定语(连体成分)的位置修饰名词,又能在状语(连用成分)的位置修饰动词,异位修饰所构成的定语句和状语句都是语法上合格的句子,且句子的...
11
2 汉语的异位修饰
吕叔湘(1979)指出了异位修饰现象。他发现有些句子“论结构关系,A应该属于B,但在语义上A指向C”。吕叔湘(1986)进一步从“移位”或者“易位”的角度对异位...
12
3 日语的异位修饰
在日语的异位修饰研究中,奥津(1983、1996、2007)是集大成者,其思想和观点集中体现在专著『連体即連用?日本語の基本構造と諸相』(2007)中。奥津(2...
13
4 一形一义
上述关于异位修饰的研究基本来源于传统语言学和形式主义语言学,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说服力不够。例如无法解释移动是单向还是双向以及移动后定语和状语的语义特征的不同等...
14
5 结语
本文以汉日语异位修饰为研究对象,从词类出发将汉语划分为形容词和名词两种类型,日语划分为形容词、数量词和名词三种类型,梳理和分析了这一语言现象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
15
语法研究
...
16
汉语句法范畴再议——从日本汉语学习者偏误说开去
Discussion on Syntactic Categories in Chinese——A Further Study Based on the Erro...
17
1 引言
汉语学习者的偏误例子为我们深化汉语本体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偏误分析过程当中,我们会对汉语语法中语言单位、句法范畴(词类)、语序等基本问题不断进行重新思考。通...
18
2 助动词与非助动词
助动词句法范畴成立与否以及其范围等问题尚存争议。所谓“个性强于共性,差异多于一致”的特点也是助动词句法范畴难以成立的依据(胡、范1995:248)。郭(2002...
19
3 介词再分类及介词化
众所周知,介词有“副动词”“次动词”“共动词(co-verb)”和“前置词(preposition)”等说法,不仅句法范畴不稳固,所包括的词语也并不固定。郭(2...
20
4 连词的再分类
与助动词和介词相比,连词是汉语中不构成句子成分的更“虚”的虚词,其句法范畴相对稳固。但由于句法分布上的某些相似性,不仅连词介词兼类、连词副词兼类的现象俯拾即是,...
21
5 结 语
以上我们根据日本汉语学习者的偏误例子探讨了助动词、介词、连词这三个范畴的相关问题。“愿意”和“想”的助动词化;“必要”和“可能”的非助动词化;前置介词与后置介词...
22
从日汉对比的角度谈谈「シテイタ」的意义
On the meaning of“~Shiteita”as seen from a Contrastive Study of Japanese and Chi...
23
1 引言
奥田靖雄(1977)将日语的时体系统简明扼要地归纳如下。 表1 奥田靖雄のテンス·アスペクト体系(『教育国語』2.9)[1] 从表1可以看出,奥田认为「シテイタ...
24
2 「シテイタ」的意义
日语的基本动词可分为“人的意志运动”和“物的非意志运动”两大类[2]。通常前者被称为他动词,后者为自动词。一般来说,“人的意志运动”要先于“物的非意志运动”[3...
25
3 与「シテイタ」相对应的汉语表达
一般来说,与「シテイタ」相对应的汉语表达有两种:一是有标的“……了”“……过”“……来着”,二是无标的情况。然而,从上述笔者列举的例句来看,与「シテイタ」相对应...
26
4 结语
本文以日语的时体标志「シテイタ」为焦点进行了日汉对比分析。过去时继续体「シテイタ」所表示的“过去的运动的持续”可以说是「シテイタ」的基本意义。在句子所表达的事件...
27
日语无标可能表达形成条件再探
A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Forming Conditions of Japanese Unmarked Potential Sent...
28
1 前言
可能表达是现代日语中重要的语法概念之一,研究成果颇丰。自张(1998)提出“结果可能表达”[1]等概念以来,日语可能表达又可以分为有标可能表达[2]和无标可能表...
29
2 无标可能表达的形成条件和句义特点
迄今为止对日语无标可能表达的研究主要有张(1998、2002、2007、2008)、姚(2006)、吕(2007)、楠本(2014)、王(2016)等。基本可以...
30
3 日语无标可能表达形成条件再议
综上可见,日语无标可能表达的形成条件中,“施事意志”的重要性显然是得到广泛认同的,但是否所有的无标可能表达都必须有“施事意志”共现于句义中还有待进一步的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