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话语与元话语标记

2 元话语与元话语标记

2.1 元话语

元话语[3]这一术语来自元语言理论。在跨语言研究中,解释对象语言的语言被称之为元语言。以用日文书写的英文语法书为例,其对象语言为英语,日语就是元语言。在同一语言中,例(1b)的「クジラ」被称为元语言,因为(1b)所谈内容并非(1a)中「くじら」这个非语言的对象(作为哺乳动物的实体),而是谈论描述这个对象的语言本身(kujira)。

(1)a.くじらは哺乳類である。

b.クジラは三拍語である。

(藤田1996:45)

有关元话语概念的定义、性质、范围等基本理论问题至今在学界尚未形成一个公认的、明白的、确切的界定。在话语交际过程中,发话者的任务不仅仅是清晰地向受话者传达命题内容,发话者在将主要信息传达给对方的同时,还会选择恰当的语言成分组织话语,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以实现传达意图。这样一来,在话语交际过程中,自然包含了两个层面的交际行为,一是基本话语(primary discourse),二是元话语(meta-discourse)。基本话语是指具有指称命题信息功能的话语,与客观世界相关。例如:

(2)2-0で勝利したこの試合、ゴールを決めたのは浅野拓磨と井手口陽介。周知のとおり、ともにリオ五輪を目指して戦ったチームメイトだ。/以2:0取胜的这场比赛中进球的是浅野拓磨和井手口阳介。众所周知,两人是为参加里约奥运而战的队友。

例(2)所要表述的内容为“浅野拓磨和井手口阳介两人是为参加里约奥运而战的队友”(基本话语)。无论日文还是中文,去掉画线部分后,基本话语的信息清晰而完整,并不影响命题意义。「周知のとおり」和“众所周知”作分句,是说话人就基本话语向读者寻求共识的话语来源标记语,即元话语。

元话语是关于基本话语的话语,是对命题态度、语篇意义和人际意义进行陈述的话语,是话语标记的一种(李秀明2011:13)。元话语与基本话语并非绝对的二元对立,两者相互依存,彼此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往往呈现出一个连续统(comtinuum)模式。

表1 元话语与基本话语

img

(李秀明2011:33)

Halliday对语言的三个元功能的分析为元话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4]。Halliday认为语言的元功能主要有三个,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语言的命题意义是为了实现语言的概念功能,而元话语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不影响命题的真值,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语言的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李秀明2011:96)。元话语主要研究话语的内在关系,其重心在于探讨说话人(作者)与语篇之间的联系,元话语与说话人意图紧密相关。

2.2 元话语标记

关于日语元话语标记,日本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定义(如前田(1993)从词汇学、语义学方面;山崎(1993)从句法研究方面;杉户、塚田(1991、1993)从言语行为理论方面等),并对日语元话语标记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类(如西條(1999)将元话语标记详细地分为7种形式)。Hyland(2005)认为元话语标记总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为语篇元话语标记(textual metadiscourse),另一类为人际元话语标记(interpersonal meta-discourse)。语篇元话语标记的主要功能在于联系命题从而形成连贯的语篇,如例(2);人际元话语标记的主要功能在于表明说话人对命题信息以及听话人的态度或观点,如例(3),因话题内容涉及听话人(龟山)的隐私,所以说话人(林)为避免对方反感使用了人际元话语标记(画线部分)使会话得以顺利展开。

(3)林 :下世話な質問ですけれど、この『カラマーゾフの兄弟』、印税計算ですか。

亀山:僕、今まで翻訳でどんなにエネルギーを費やしても、お金をいただいたこと、ほとんどないんですけど、今回は印税でいただきました。

(赵刚2010:47)

赵刚(2010)将日语的元话语标记(meta-discourse markers)定义为“在谈话中所言及的先行话题或后续话题的话语标记,不构成话语中的命题成分,在谈话中具有调整谈话场面的作用”,在对日语的元话语标记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类的基础上,对日语元话语的话语功能和语用功能进行了考察[5]。赵刚(2010:47-48)认为元话语标记的使用未必是话语连贯的充分必要条件,但可以使话语解释的推导过程简单化。元话语可以用来提示、展开、维持、转换、结束话题。互动交际行为中元话语标记可以将话语信息与语境联系起来,可以有意识地调控主要信息,构建符合表达意图的语境。说话人通过使用人际元话语标记表明说话人考虑到听话人的面子,可以有效调节人际关系。元话语标记可以实现对听话人的话语理解的制约,引导听话人准确理解话语,避免交际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