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一词的传入

3 “服务”一词的传入

为了考察“服务”一词是如何传入汉语的这一问题,笔者调查了清末民初的相关书籍和辞典。书籍方面的调查主要集中在晚清时期的白话小说和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的民国时期出版的图书、杂志、公文等。辞典方面主要调查了《新尔雅》(汪荣宝、叶澜1903)、《汉译新法律词典》(徐用锡1904)、《中华大字典》(徐元诰1915)、《学生字典》(陆尔奎1915)、《国文成语辞典》(莊适1916)、《国音普通字典》(编者不详1912)等清末民初出版的对译辞典和汉语词典。

调查结果显示“服务”一词最早的用例出自1914年的翻译书籍《見習軍官脩養》。本书为日文书籍的汉语译本。日文原版『見習軍官之修養』是作者归帆子在陆军士官学校毕业之后所编写的记录在校期间所见所闻的小册子,于1908年由东京厚生堂出版。1914年出版的汉语译本《見習軍官脩養》是以日文原版『見習軍官之修養』为翻译底本,由徐梦成、周绳武二人合作翻译而成的。在汉语译本《見習軍官脩養》的第一篇第二章中,出现了“服务上之注意”的表述。对照日文原版『見習軍官之修養』可知,汉语译本中“服务上之注意”乃日文原版中「服務上ノ注意」的翻译。此处的“服务”和日语「服務」的词义相同,为“服军务”之意。

日文原版『見習軍官之修養』传入中国的始末已经无从考证。众所周知,从19世纪末开始,因军事人才匮乏,清政府派遣大批学生赴海外求学,其中派往日本的人数最多,绝大部分赴日留学生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这样的派遣从清末一直持续到了民国,总计29期,前后派遣人数约1 600余人。与此同时,中国国内也掀起了翻译日文书籍,尤其是日文军事书籍的热潮。因此笔者推测『見習軍官之修養』也许是经由某位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求学的中国留学生传入中国的。

另外,笔者还调查到了一些关于译者徐梦成、周绳武的信息。二人均为福建籍,主要从事日文军事书籍翻译工作。徐的译作有《改正野战炮兵操典详解》(日文原版:『改正野戦砲兵操典詳解』(日本軍事研究会1910))、《新兵马术教育必携》(日文原版:『新兵馬術教育必携』(斉藤久輔1908));周的译作有《军队服务要览》(日文原版:『軍隊服務要覧』(渥美勧八1907))等。

虽然《汉语大词典》中“服务”的最早用例为1924年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但是通过调查可得知,早在20世纪初,“服务”便作为翻译词语传入汉语当中了,其词义完全等同于日语,为“服军务”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