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2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汉语和日语都有“五味”这一说法。汉语的“五味”通常被说明为(《现代汉语词典》)“甜、酸、苦、辣、咸,泛指各种味道”,而日语的「五味」指的是(《大辞林第三版》)「甘い·辛い·苦い·酸っぱい·塩辛いの五種の味」。其中,汉语的“咸”除了基本义,还可表示“某一范围的全部”如“老少咸宜”,但是在其他感官领域并没有词义衍生。日语的「塩辛い」在会话中常用「塩っぱい」代替,派生义不是很丰富,从通感角度看有「塩っぱい声」的用法,即词义衍生到听觉领域,形容嘶哑的声音。由于“咸”和「塩辛い」在其他四个感官领域的适用范围不像其他味觉形容词那么广,本文集中研究汉语的“酸、甜、苦、辣”和日语的「酸っぱい、甘い、苦い、辛い」。

本文分别从“CCL语料库检索系统”[2](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以及「少納言」(KOTONOHA現代日本語書き言葉均衡コーパス)、「日本語用例検索」(青空文庫所収文学作品)等收集汉语和日语语料。在从通感角度分析说明各组中日味觉形容词的基本义和派生义、两者之间的联系以及词义演变的程度后,对两种语言的对应情况列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