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结 语
以上我们根据日本汉语学习者的偏误例子探讨了助动词、介词、连词这三个范畴的相关问题。“愿意”和“想”的助动词化;“必要”和“可能”的非助动词化;前置介词与后置介词的区分;“用”“拿”以及“代”“替”的介词化;可移动连词与不可移动连词、连体连词与非连体连词以及单音节连词与双音节连词的区别等都为我们解决汉语句法范畴问题提供了新的线索。
注
[1]从当前的情况看,能愿动词、衡词、能词等名称基本统一到助动词这个术语上来了,所以本文从之。
[2]在Chao(1968)所列的43个助动词当中也包括了“喜欢”。我们认为“喜欢”不是助动词,从“喜欢上”这种带补语的句法功能来看,它应该是典型的动词。
[3]朱(1982)根据“可能找到了”“晚上可能下雨”的例子认为“可能”是助动词。但其中的“可能”可以替换成近义的副词“也许”,并且“晚上可能下雨”又可以调换语序说成“可能晚上下雨”,说明“可能”不是助动词。
[4]吕主编(1999)也主张“拿”是介词(p.613)。但从例(11)来看,其中指出的“拿”后接的动词限于“当、没办法、怎么样、开心、开玩笑”的观点应当修正。
[5]来自日语的干扰问题不是本文的目的,所以不做深入探讨。有关问题请参考盧濤(2011)。
[6]吕主编(1999)是在解释“代”的动词功能时举出例(17)的,认为“代”是动词的观点应该得到修正。
[7]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认为“然后”是副词,吕主编(1999)和邢(2003)则认为“然后”属于连词。相反,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认为“既”属于连词,而吕主编(1999)则认为它属于副词。
[8]如刘等(1983)将连词划分为并列、选择、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让步、转折、取舍、目的等11类。
[9]吕主编(1999)在解释连词“和”连接谓语时仅仅给了三个例子:1)事情还要进一步调查和了解;2)会议讨论和通过了明年的财务预算;3)泰山的景色十分雄伟和壮丽。也指出其中的“和”只能连接双音节词。我们认为1)中的“调查”和“了解”是名词,2)用“并”取代“和”更自然,3)中的“和”去掉更自然,“和”基本还是一个连体连词。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虚词例释[M].商务印书馆,1982.
[2]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商务印书馆,1961.
[3]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2.
[4]胡裕树,范晓主编.动词研究[M].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
[5]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3.
[6]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商务印书馆,1999.
[7]孙德金.汉语助动词的范围[A].胡明扬主编.词类问题考察[C].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8]邢福义.汉语语法三百问[M].商务印书馆,2002.
[9]邢福义.词类辩难(修订本)[M].商务印书馆,2003.
[10]王还主编.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
[11]张宝林.连词的再分类[A].胡明扬主编.词类问题考察[C].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12]赵淑华.介词和介词分类[A].胡明扬主编.词类问题考察[C].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13]周一民.北京口语语法(词法卷)[M].语文出版社,1998.
[14]朱德熙.语法讲义[M].商务印书馆,1982.
[15]张斌主编.现代汉语描写语法[M].商务印书馆,2010.
[16]盧濤.中国語における「空間動詞」の文法化研究[M].白帝社,2000.
[17]盧濤.汉语词化初探[A].沈力,赵华敏主编.汉日理论语言学研究[C].学苑出版社,2009.
[18]盧濤.再谈汉日语言的可比性问题[A].汉日对比语言学研究(协作)会.汉日语言对比研究论丛(第2辑)[C].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9]Chao,Yuen Ren.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8.
[20]Li,Charles N.,and Sandra A.Thompson.Mandarin Chinese: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1.
作者简介
姓名:卢涛
性别:男
单位:日本广岛大学社会科学研究生院,中国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兼职)
学历:博士
职称:教授
研究方向:汉日语言对比研究及跨文化交际学
通信地址:広島市安佐南区東原3- 16- 10-11
邮编:〒731-0112
电子邮件:lutao@hiroshima-u.ac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