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本文小结
利用语料库对《现汉》标注为形容词,『新明解』标注为名词的中日同形词进行调查发现,实际词性用法与词典标注多有出入,汉语词典忽略了这些词语作为宾语、主语的名词性用法,而日语词典则是在判定词性时过于依赖形态标准,而忽略了实际句法功能,导致许多具有形容词句法功能的同形词被认定为名词,由此导致词典标注的词性差异。
语料库调查结果显示,词性用法一致的有103词,而词性用法存在差异的有64词。构词语素的性质差异、汉日语中词性用法的历时变化等是造成词性差异的主要原因。还有部分词在日语中无法单独使用,应视作语素,这类词多数在日语中用例极少或用法固定,日语中使用频率的降低引起了汉日语词性用法差异。
最后观察汉日语皆为形容词的72词可以发现,日语中接「の」修饰名词的「第三形容詞」与汉语的“属性形容词”基本对应,厘清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是今后的研究课题。
注
[1]“右侧中心原则”,是美国语言学家Williams提出的理论,即右侧语素往往决定复合词整体的性质。
参考文献
[1]杜朝科.《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兼类词研究[D].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09.
[2]何宝年.日中同形词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3]侯仁锋.同形語の品詞の相違についての考察[C].日本学研究6.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4]潘钧.关于日中同形词语法差异的一次考察[C].日本语言文化论集2.北京大学日本文化所.北京出版社,2000.
[5]宋晓玉.中日二字同形词的词义与词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2.
[6]王尤.中日同形词翻译中的词性转换研究[J].语文建设,2017(5).
[7]徐枢,谭景春.关于《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词类标注的说明[J].中国语文,2006(1).
[8]石堅,王建康.日中同形語における文法的ズレ[C].中文日訳の諸問題:とくに日中同形語について.日本語と中国語対照研究会.日中語対照研究会,1983.
[9]王燦娟.中国人日本語学習者に見られる日中同形語の誤用について[C].東アジア日本語教育·日本文化研究.東アジア日本語教育·日本文化研究学会,2014(17).
[10]五味政信,等.日中語の品詞のズレ:二字漢語の動詞性をめぐって[C].一橋大学留学生センター紀要.一橋大学,2006(9).
[11]野村雅昭.結合専用形態の複合字音語基[C].早稲田大学日本語研究教育センター紀要.早稲田大学,1998(11).
[12]村木新次郎.漢語の品詞性を再考する[C].日本語日本文学16号.同志社女子大学日本語日本文学会,2004.
[13]熊可欣,玉岡賀津雄.日中同形二字漢字語の品詞性の対応関係に関する考察[C].ことばの科学.名古屋大学言語文化研究会,2014(27).
[14]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语委现代汉语通用平衡语料库-标注语料库(CD).
[15]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古代汉语语料库检索:http://www.cncorpus.org/acindex.aspx.
[16]罗竹凤,等.汉语大词典[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
[17]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M].商务印书馆,2012.
[18]現代日本語書き言葉均衡コーパス(少納言):http://www.kotonoha.gr.jp/shonagon/.
[19]小学館国語辞典編集部.日本国語大辞典(第二版)[M].小学館,2000.
[20]NINJAL-LWP for BCCWJ(NLB):http://nlb.ninjal.ac.jp/search/.
[21]山田忠雄,柴田武,等.新明解国語辞典(第七版)[M].三省堂,2011.
作者简介
姓名:许雪华
性别:女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日语系
学历:博士
职称:讲师
研究方向:汉日词汇对比
通讯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浦珠南路30号外语中心710
邮编:211816
电话:18551986388
电子邮箱:xuxuehua94@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