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研究方法
2.1 调查对象与所用语料库
我们对照《现汉》与『新明解』,共抽取了267个汉语为形容词、日语为名词的中日同形词,其中“相同”“難聴”“理屈”等87个词在汉语和日语中词义差别较大,例如“理屈”在汉语中是“理亏,不合道理”之义,而在日语中则是「世の多くの人が当然とする考え方(世间多数人都认为符合常理的想法)」之义,两者几乎毫无联系,其在汉日语中的词性用法差异的原因基本可以归于词义差异,因此无须刻意考察这类词的词性差异,本文将这一类型的87个词排除在调查范围外。
如前所述,中日同形词的词性与词典标注并非完全一致,有部分词语的句法功能与词典标注相异,因此根据实际用例重新判定词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语料库调查词义相近的180个同形词,明确其在两国语言中的用法特点,并进行比较。
具体而言,汉语利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开发的“国家语委现代汉语通用平衡语料库”的子集——“标注语料库(5 000万字符)”,从语料库中检索出例句,人工分析同形词在例句中所承担的句法功能、形态特征等。因部分词汇例句较多,本文以200例为上限,例句不满200例的,将所有例句纳入考察范围,例句超出200例的,则随机抽取200例作为分析对象。日语利用「現代日本語書き言葉均衡コーパス(1亿430万词)」进行检索,该语料库开发了配套的检索工具——NINJAL,自动统计各类用法的数量,因此本文将所有例句都纳入考察范围。根据检索结果,统计同形词在语料库中所能实现的各种句法功能并根据2.2的标准判定词性,而后对比分析同形词在汉日语中的用法差异。
2.2 词性判定标准
客观观察中日同形词在汉语和日语语料库中的词性差异,需要相对统一的词性判定标准。汉语的词性分类经历了词义、形态、功能等多个阶段,目前较为主流的分类依据依然是句法功能。徐枢、谭景春(2006)在阐述《现代汉语词典》的词性分类标准时指出“我们在划分词类时综合考虑词的语法意义和词的语法功能,但在具体操作上主要依据词的语法功能”。这里的“语法功能”包含“作句法成分的能力”和“词和词的组合能力”。汉语名词的特点是:1)作主语或宾语;2)能够受数量词修饰;3)一般不能够受副词修饰。形容词的特点是:1)作定语和谓语;2)能够受程度副词“很、太”等修饰;3)一般能带补语而不能带宾语。形容词有属性词和状态词两个附类,其中属性词与本文关联密切,其特点如下:1)主要功能是作定语,少数属性词既可以作定语又可以作状语,除此之外不能作其他句子成分;2)大多数属性词可以用在“是……的”结构中(徐枢、谭景春2006:75-77)。由于这些标准在利用语料库调查时切实可行,因此本文将依据上述标准进行汉语词性的判定。
日语有较为发达的词形变化体系,因此判定词性时往往依据形态特点。日语词语种类(「語種」)复杂多样,包含「和語」「漢語」「外来語」。「和語」形态变化有规律,依据形态问题不大,然而「漢語」不同,其多数为兼类词,且部分词语形态变化也未统一,因此完全根据形态特点判定「漢語」的词性不太妥当。例如「特殊」「独特」在修饰名词时都有「特殊な事情」「特殊の事情」「独特な雰囲気」「独特の雰囲気」两种形态,若依据「和語」的判定规则,「な」时为形容动词,「の」时为名词,相同的含义、用法下仅因形态不同其词性就不同,那词性就无法反映词语的语法性质。村木新次郎(2004)提出利用词语的句法功能来判定「漢語」的词性,指出名词有以下三个特点:「主語や目的語になりうる」「格の体系をもつ」「『—ガ』『—ヲ』の格助辞を従えることで代表させる」。除形态不同外,这与《现汉》的判定标准一致。该论文还重点探讨了形容词的判定,认为形容词的句法功能是「規定用法·述語用法·修飾用法を備える」,即具有定语、谓语、状语的功能。但根据形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い/く』のパラダイムをもつもの(第一形容詞)」「『—な(/に)/だ』のパラダイムをもつもの(第二形容詞)」「『—の/に/だ』のパラダイムをもつもの(第三形容詞)」。由于「第三形容詞」与名词的形态有相似之处,因此又增加了两个判定条件:「『—が』『-を』をしたがえないこと」「連体修飾をうけないこと」(村木新次郎2004:16)。该分类标准与上文徐枢、谭景春(2006)的标准在句法功能层面基本一致,且实际调查时可操作性强,因此本文根据村木新次郎(2004)的标准进行日语的词性判定。
最后再来探讨一下名形兼类问题。《现汉》处理兼类时,主要考虑词义有没有发生改变,而不是依据是否兼具多个句法功能。但本文为实证性研究,判断词性的标准必须一致,才能得出有效结论,因此汉语中既可作主语、宾语又可作定语、谓语的词语我们就将其认定为名形兼类。日语由于形态较为发达,还须考虑形态特征。日语中的名形兼类兼具以下特点:1)后接「が」「を」,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2)后接「な」或「の」,在句中作定语表达名词的属性。
2.3 调查结果
我们在语料库中调查了《现汉》为形容词、『新明解』为名词,且在汉日语中词义相近的180个中日同形词,并主要依据句法功能判定了其词性。由于“倥偬、翠绿”等13词未能在日语语料库中检索到例句,因此实际考察的同形词仅有167个。具体调查结果如下:汉日语中皆为形容词的同形词有72个(43.11%),汉日语中皆为名形兼类的同形词有31个(18.56%),汉语为名形兼类、日语为名词的有45个(26.95%),汉语为形容词、日语为构词语素的同形词有19个(11.38%)。语料库中的实际词性用法与词典的词性标注呈现了完全不同的景象,以下逐类举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