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帮大学校长现象管窥
杨燚锋
宁波帮是宁波的一张城市名片。对于宁波帮的定义,学术界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但一般的看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看,“宁波帮起始于明朝中晚期,是明清以来宁波府旧属鄞县、奉化、慈溪、镇海、象山、定海、南田及现行政区划中的余姚市、宁海县在各地活动的工商业者,以地缘、血缘关系为基础结成的地域性商人群体”[1]。随着时代的推进,现今对宁波帮的界定应该是宽泛的、动态的。从广义上看,只要是在宁波地区以外的各行各业的宁波籍人士及其后裔、组织都属于宁波帮的范畴。本文对宁波帮的认识偏向于后一种。大学是当今世界各国进行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主要机构。“大学”一词在中国古已有之,主要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儒家典籍《礼记》中的一篇,汉以后单本别行,另一种则是对古代的一种教育机构及其制度的统称,但这种概念只存在于古人的学理层面,相对于现实中辟雍、泮宫、国子学、国子监、书院等教育机构及其制度,中国古代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所被冠名为“大学”的具体教育机构。事实上,“大学”一词真正具有世界近现代教育组织的含义,成为世界性概念得益于明代来华传教士对英文“university”的移译。“university”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在西方人的视野中,大学起源于欧洲的中世纪,不仅是一种高等教育机构及其制度,也是一套富有理念的价值体系。随着明清时期“西学东渐”的浪潮,西方高等教育被导入中国,当晚清的朝廷废除书院而兴办新式学堂、成立学部而取消国子监的时候,才有了近现代意义上中国大学的真正起源。本文对大学的理解,也是指中国近代创办新式学堂之后所建立的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
随着各类档案资料的不断发现与整理,宁波帮研究方兴未艾,尤其重视对人物个体的研究,这是宁波帮研究的基础与夯基工作,值得肯定。与此同时,面对各地区域史不断推陈出新的研究成果,宁波帮人文专题研究的深入也应该纳入整个研究体系,尤其在教育、音乐、学术史等领域,宁波帮均在发挥着积极的力量,其中的文化基因,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我们在学习、梳理相关宁波帮教育文献资料的同时,发现在众多璀璨的宁波帮人物中,不仅有着数量惊人的宁波籍院士(至2021年拥有120位),还有一个光鲜而靓丽的群体,那就是从宁波走向全国各地,在上百所近现代高校校史上留下身影的“宁波校长”。据不完全统计,宁波帮大学负责人(含正、副)的人数有近300人,这在中国乃至世界也是罕见的。一般来讲,大学校长是大学行政负责人,是大学集体的组织者,是大学的法人代表,是言传身教的示范者。宁波帮中何以能出现这一优秀群体,本文试从群体表征、内涵特质、现象探源等角度加以剖析,以揭示这一现象背后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