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籍院士与中国学科建设
2025年08月10日
宁波籍院士与中国学科建设
周兴华
近年来,中国科技在全球的地位日益突出,“天宫”“嫦娥” “北斗” “蛟龙” “悟空”“墨子”等重大科技成果的相继问世,令世界刮目相看。在这些亮眼的科技成就中,宁波籍院士的名字尤其引人注目——把“天宫”与“嫦娥”送上太空的长征系列火箭由余梦伦院士领衔;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的发射由王建宇院士指挥;打破同类潜水器下潜最深纪录的“蛟龙”号由徐芑南院士任总设计师……宁波这块神奇的土地,走出了120位院士[1],他们分布在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全部的15个学部[2]当中,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成为旗帜与标杆。从学科建设角度看,作为特定学科领军人物的宁波籍院士,大多在高校及研究院所这两类学术高地中工作,他们带领学术团队在各个学科的前沿地带钻研,其高端的科技成果奠定了学科的优势地位,其前瞻性思维引领了学科的发展方向,他们进行学科建设的思路、策略与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科建设都具有启示意义,他们的人格魅力与精神品格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学习的榜样。在国家强盛和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宁波籍院士在学科建设上的贡献,不仅存在于学科建设本身,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身上体现出的科学家精神对全民族、全社会都有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