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我国专业音乐教育奠定理论基础、指明方向

(二)为我国专业音乐教育奠定理论基础、指明方向

宁波籍音乐家们不但以身示教,而且著述等身。他们把自己多年所学,结合国人实际情况,科学地总结了经验,论述了方法,最后出版发行。这些著作到现在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多次被再版发行,有的还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成为西方音乐学者的参考资料。

声乐领域:赵梅伯、应尚能都是少数前期在欧洲受过严格正统音乐教育的中国音乐家,也是少数能将声乐与指挥合唱技能连为一体的专家。赵梅伯作为一位声乐家、指挥家、教育家,他将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在栽培下一代身上。1940年秋,赵梅伯写的《合唱指挥法》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书中提出指挥不只是击拍姿势的优美及读谱的灵敏,更重要的是对音乐的天赋、了解、独见和心得,真可谓一语破的。他的《唱歌的艺术》是中国声乐专著中既深入浅出又富有较高实用价值的作品。《黄钟史》较早向西方介绍了中国的音乐及历史。他认为艺术虽不分国界,中国乐器也可以演奏西洋音乐,但须保留中国乐器原有的音色和音韵。中国人必须以中国人独到的体会,树立自己的国家风格。他与同事们极重视中国音乐的推广,推动中国戏曲和艺术歌曲及民歌的研究。

应尚能是中国最早研究与介绍欧洲传统声乐艺术的歌唱家之一。20世纪30年代初,即开始在上海举行个人独唱音乐会,其演唱曲目以中外艺术歌曲为主。他的演唱风格严谨朴实,声音丰满柔韧,富于抒情性。其演唱经验,在他写作的《我的声乐经验》《以字行腔》(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等论著中有所阐述。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他为培育中国声乐专门人才做出了贡献。

钢琴领域:吴乐懿、周广仁、朱工一等一代中国钢琴家是中国钢琴教育的宗师级人物。吴乐懿主编的《钢琴分级实用教程》,对20世纪的钢琴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钢琴教育的练琴宝典。周广仁深知没有正确的理论,就不会有正确的实践,由她主编的《钢琴艺术》,是以钢琴理论和钢琴艺术研究为对象的综合性刊物,以特有的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获得了国内外众多钢琴教师和学生们的青睐。据2020年12月17日中国知网显示,《钢琴艺术》总被下载673984次、总被引12950次。周广仁被誉为中国钢琴教育的灵魂。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钢琴教学论》是朱工一独特的钢琴教学体系的实录,也是他严格遵循传统,并独具中国风格的钢琴表演艺术理论的结晶,让更多的钢琴教师和学生能从中得到教益。

周广仁先生和宁波音乐人贾逸可合影(照片由贾逸可提供)

民族音乐领域:王惠然是中国著名民族音乐家,柳琴、琵琶演奏家,作曲家。首届中国艺术节金杯奖、会演指挥奖获得者。王惠然先生对柳琴的改革使其结束了两百多年来柳琴仅用于戏曲伴奏的历史,开辟了柳琴在中国民族音乐历史上的新篇章。《柳琴演奏法》是对柳琴的普及和发展的一次理论总结和再次推动。

陆仲任也是一位在民族音乐、广东音乐研究方面硕果累累的民族音乐理论家。他出版的专著有《歌曲写作》《器乐写作》《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旋法研究》,撰写的论文有《广东音乐音阶调式》《五度协和与民族旋律》《粤乐旋法研究》《谈粤乐多声部写作》等。他提出的“乙反调音阶新发现”理论最为著名,业界评论“解开了广东音乐的奥秘”。他用传统及西方的理论归纳、总结、研究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特别是乙反调的理论,以及乙反调与民族和声结构等相结合的运用,为广东音乐表现新内容提供了新的发展天地。

吹奏乐领域:西洋吹奏乐传入我国时间很短,建国初期的铜管乐教学基础薄弱,师资奇缺。朱起东作为我国小号教育的四大宗师之一,长期从事小号教学,培养出我国第一流的小号演奏家和教师,他不但是写过交响乐的作曲家,也是一位很有修养的小号专家。他早年曾留学美国,获小号演奏学士学位,音响学硕士学位和美国西北大学音乐哲学博士。译注出版了阿尔班的《小号—短号教程》,出版了《小号独奏曲选》(共三集),另外还编有《小号五声音阶日常练习》,对提高我国小号演奏水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石人望是中国少有的口琴理论家。他善于总结自己多年来的艺术实践经验,编著出版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标准口琴奏法》《口琴广播教材》及供自修用的《口琴吹奏法》。特别是《口琴编曲法》,是他对创作改编口琴乐曲的重要理论贡献,他还专为少年儿童编写了《怎样吹口琴》,受到中国广大少年儿童的重视和喜爱。他的许多口琴书籍如《口琴自学法》《新编口琴演奏法》《口琴圆舞曲》及《口琴名曲选》等在香港出版,对港澳地区和东南亚的口琴爱好者及口琴届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石人望所有这些著作,不仅是口琴艺术理论的珍贵财富,同时也丰富了东方复音口琴音乐体系的艺术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