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利:惠利乡井、造福桑梓

李惠利:惠利乡井、造福桑梓

人物档案:

李惠利(1912—1991年),祖籍鄞县钟公庙铜盆闸村,出生在上海一个商人家庭里。1930年,18岁的李惠利跨入钟表行业的大门,1934年在上海创办华明钟表店。1947年移居香港,从给人帮工开始,积攒资金后开设华明行,经营钟表进出口及批发业务。1960年起兼营地产业,渐成香港工商界著名实业家。自奉节俭,为人诚实勤朴,乐善好施。1977年在香港捐助成立李惠利中学,1979年资助筹建李惠利工业学院。1987年首次回宁波故乡访问,后陆续捐资办学、办医院等,造福桑梓。1991病逝于中国香港。

在家只跟孩子讲宁波话的李惠利与他在宁波的完整教育项目体系

曾任宁波市教育局副局长、宁波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宁波市政协副主席的陈守义先生在一期节目中详细回忆了李惠利先生与宁波结缘的起承转合。

1987年10月27日,宁波市教研中心举行启动典礼,李惠利先生心情愉快地走在欢迎的队伍当中,举着鲜花的小朋友们齐声喊“爷爷好,爷爷好……”李惠利先生对着孩子们说:“你们最好跟我讲宁波话,那多亲切啦!阿爷……多少开心啦!”那个时候,已经施行普通话教学,孩子们一时间还不太适应,但马上也调整了过来。

李惠利先生说:“我在香港家里,跟孩子们从来不讲广东话的,只讲宁波话!”

1987年,李惠利先生第一次回宁波故乡访问,在“教育是立国之本”的思想指导下,他慷慨捐资,选址黄鹂新村开始建造学校,即后来的李惠利中专,如今的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1988年,李惠利先生回访中专时主动提出,再捐资500万港币建造一所中学。宁波市政府将位于紫鹃新村的配套中学命名为李惠利中学,并于1989年3月24日奠基,时任市长耿典华和专程从香港赶来的李惠利先生的女婿高叔平博士等参加了奠基典礼,时任副市长陈守义主持了奠基仪式。这就是现在的李惠利中学的由来。

1990年10月8日,李惠利中学新校舍落成,李惠利先生和夫人李唐文兰女士亲自参加了落成仪式。在开学前,李惠利先生还专程派人送来了33英寸大彩电、录放机和三角钢琴等教学器具,并给全体学生定做了校服。

落成仪式上,李惠利先生强调振兴教育事业、培养各方面人才的重要性,以“勤俭诚实”四字勉励师生携手共进。接着,李惠利夫妇与时任宁波市委书记项秉炎、市长耿典华等领导一起剪彩,然后走上讲台,李先生操着浓浓乡音,郑重地向李惠利中学的全体师生提出了“要不拘一格培养人才”的办学要求。

“勤俭诚实”不但是李惠利中学的校训,也是李家世世代代传承的家训。李惠利先生动情诠释了自拟的校训——勤俭诚实。学习与工作都需要勤力用功;而“俭”则为“致富强身之道”,积少成多,不浪费一分一毛,一向都是宁波人的传统美德;诚实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待人以诚,严于律己”是交朋结友之方。

李惠利先生在家乡的教育事业并没有就此止步。

1991年8月25日,李惠利小学竣工。同月27日,李惠利先生的女婿高叔平博士、女儿高李佩蒂女士代表李惠利先生在市、区各级领导的陪同下,参加了隆重的落成典礼。

1991年9月,李惠利幼儿园丹凤园也在紧锣密鼓中开始创建。

为李惠利中学剪彩

由此,近3900万元港币兴建的李惠利中专、李惠利中学、李惠利小学和李惠利幼儿园,在宁波形成了完整的李惠利教育项目体系。

然而,正当李惠利先生积极筹划继续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时,不幸于1991年11月在香港病逝,享年79岁。李惠利的义举得到了高度评价,浙江省人民政府追授他为“爱乡楷模”。

而他的夫人李唐文兰女士,不仅是李惠利先生相濡以沫的夫人,还是他事业成功的得力助手,在李惠利先生去世之后,李唐文兰女士根据李惠利生前遗愿,捐资3000万元港币助建李惠利医院,此后又亲任李惠利基金会董事长,继续热心资助家乡的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努力为李惠利先生家乡宁波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3年12月10日,李唐文兰女士在港与世长辞,享年95岁。

学校发展中随处可见的“惠利”因子

2001年7月,李惠利幼儿园与原第三幼儿园、黄鹂幼儿园合并成集团化李惠利幼儿园。幼儿园致力于深化“健康+特色”的园本内涵,通过不断推进美术特色、体育特色等特色建设以及探索实施“课程整合化,教材生活化,教学活动化”的开放教育理念,整合家庭、幼儿园、社区多方教育资源,使孩子获得健康、快乐、和谐、个性、可持续的发展。

“惠风育人,利益厚生” 是李惠利小学的办学思想。这些年,学校通过“精致校园、格致课程、思致课堂”这“三致”举措,凸显科技、民乐两大特色,努力培养“乐学、善思、通艺、求优”的李小学子。

学校进行小学生科技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至今已走过了二十多个年头。相继被授予全国特色学校、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培训基地、全国机器人教学实验学校、全国科普教育实验基地、全国首批科技教育示范学校、首届“浙、沪、苏”长三角地区教育科学研究优秀团队、浙江省文明学校、浙江省创新型学校等荣誉称号。

作为宁波市直属普高中唯一一所以宁波帮爱国人士命名的学校,李惠利中学根植“惠润每一位学生,利泽每一个梦想”的文化理念,通过普通班、艺术班、中澳互通的校内通道以及国际交流、普职融通等校际交流通道,构建起了立交桥式的学生个性化发展道路,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个性化成才之路,实现李惠利先生的办学初衷。

1990年创办的李惠利中学,1996年被评为浙江省二级重点中学,是当时最年轻的省二级重点中学,2006年被评选为省一级重点中学。

2003年9月,经省教育厅批准与澳大利亚黑利伯瑞学校合作举办“中澳课程合作班”,此班是浙江省第一个“双文凭、双通道、双学籍、双语教学”特色的中外课程合作班。

2004年成立艺术教育中心;2005年成为宁波市首批“特色学校(声乐、舞蹈)”;2009年成为浙江省首批“艺术特色项目学校”。

如今,中澳班与艺术特色已经成为李惠利中学发展的两翼。2017年,学校成为浙江省一级特色示范学校。

2021年6月,李惠利中学推出了综合素质过程性评价记录册“惠兰书院成长护照”,“惠兰”二字就取自李惠利先生及其夫人李唐文兰女士的名字。“护照”囊括与五育相对应的“德行分院”“智慧分院”“体育分院”“艺术分院”和“行知分院”,记录每一个学生高中三年德、智、体、美、劳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这应该非常契合李惠利先生和夫人在家乡兴办教育的初衷——为家乡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

而在李惠利中专创建以后,李惠利先生亲题“勤俭、诚实”的校训,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其夫人李唐文兰女士和女婿高叔平先生曾多次前来学校。1999年,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由教育部批准李惠利中专升格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铭记李惠利先生对学校的爱心和贡献,改名后的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东校区南大门入口的宽阔马路被命名为“惠利大道”,学院校史馆所在的楼被命名为“惠利艺韵楼”。

2020年10月8日是李惠利中学30周年校庆纪念日,那一天,校园里万朵鲜花、千位校友、百条红幅,共庆学校三十诞辰。

纪念大会上,香港李惠利基金会高李蓓蒂女士(李惠利先生女儿)和李惠利中学名誉校长高叔平博士发来祝贺视频。在《李惠利中学三十周年校庆纪念册》一书的首页序言里,现任校长刘伟龙说:“感恩李惠利先生‘惠利乡井、造福桑梓’和全体惠利人秉承‘勤、俭、诚、实’之校训……惠利30年,我们一定牢记惠利先生之殷殷嘱托。”

包括李惠利中学在内的李惠利教育项目体系是这位宁波帮知名人士留给宁波的教育财富,三十多年来,这些学校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真正实现了李惠利先生当年的心愿——惠利乡井、造福桑梓。

作者简介:

王伟,《现代金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