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的卓越实践
在中国百年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有一批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先驱者,尤其是其中那些办学有成的著名校长,“教育思想的丰富精粹,办学理念的卓越高远,以及实践业绩的泽惠后世,至今仍然受到中外学者的肯定与尊重”,他们中就有宁波帮大学校长的身影。南开校父严修是中国近代学制改革的开拓者之一,他崇尚实学,造育真才,提倡经世致用的办学理念,同时主张多种形式办学,大力发展社会教育,多渠道培养人才,在具体教学上倡导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并以南开教育体系的发展成功实践了自己的办学理念。长期代理并担任北大校长的蒋梦麟对北大精神进行了概括,指出北大“具有大度包容的精神”“具有思想自由的精神”,他重视个性教育,期望教育是养成健全的个人,强调注重美感教育、注重体育、注重公民的训练、注重职业陶冶,明确提出要把大学生培养成增进文明之领袖的培养目标,“第一,当知个人为民族而存立;第二,当养成无我只领袖资格;第三,当养成知识与道德调和之个人”。在治校方针上,蒋梦麟发展丰富了蔡元培的思想,提出了“教授治学、学生求学、职员治事、校长治校”的主张,规定北大以研究高深学术、养成专门人才、陶融健全品格为职责,并制定了层层分工、各司其职的美式体制。他认为,学术发展靠民主,事务管理讲效能。金陵大学校长陈裕光提出“教育的整个性”,实际就是教育的整体性、全面性,即在办教育过程中,要将教育视为一个整体,各部门、各分科教育要注重彼此的联系和沟通,以此形成教育的合力,从而提升整体作用的发挥。他倡导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四育”并举,推广从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院引进的教学、科研、推广三合一的“三一制”,并“以沟通中西文化为职志”,推行民主治校。这些宁波帮大学校长的教育思想无论是宏观理念还是具体办学措施,都具有开放兼容的文化心态、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脚踏实地的创业精神,在推进大学树人育才上取得了公认的成果,并被作为各自学校传承和发扬的宝贵精神财富,体现出一代教育家的远见卓识和深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