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发展视角的宁波帮建筑文化特征与实例
2025年08月10日
基于教育发展视角的宁波帮建筑文化特征与实例
徐炯明
宁波籍商人恪守优秀的儒商文化传统,积极开拓创新,在近现代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章,并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人物,如上海的虞洽卿、朱葆三等,香港的包玉刚、邵逸夫、吴锦堂等。老一辈宁波帮在闯天下的同时,不忘家乡子子孙孙的培养与教育,纷纷为家乡捐资兴建起了一座座维系他们情感与根脉的各类建筑。这些建筑不仅为家乡的建设亮起灿烂的画卷,更是为故乡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正是一代代的宁波商帮,使得甬地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商贸城市。
宁波帮现存的建筑不仅类型全面,而且样式齐全,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将其进行分类与归纳。若从使用功能上分,有居住建筑、工商企业建筑(金融建筑、商业服务建筑、工业建筑、洋行公司建筑)、公用事业建筑(会馆祠庙建筑、文教建筑、医院建筑)等。若从建筑式样上分,可分为传统建筑、西洋建筑、中西合璧建筑等。对此,在同一幢建筑里由于其位置、角度和使用功能的不同,它的类型与建筑特征也有所不同。因而就各类型建筑的不同,也就形成了教育类建筑的不同,有用传统公共类建筑作为学校或私塾的祠堂、义庄,也有用居住类建筑作为学堂建筑的,更有专门用来教育的建筑建造,其类型的不同,所形成的教育效果与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差异也会不同,过去传统的教育以私塾为主,即“一手拿算盘,一手拿笔”,能读书就出仕做官,能算数术就去经商做生意。
本文以宁波遗存的教育类建筑为依据,对宁波帮建筑的基本形制作分析,并提供教育类建筑实例,说明宁波帮对教育的影响与贡献,再现宁波帮的丰功伟绩与爱国爱乡造福桑梓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