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帮与中国近代教育建筑
2025年08月10日
宁波帮与中国近代教育建筑
庄丹华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迫通商、开埠,在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和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社会开始向近代化和城市化转型,中国建筑业受到明显影响,逐渐形成融合中西建筑文化特色的新建筑体系,成为中国建筑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1840—1949年的中国近代建筑史“既是一部异域建筑体系被动输入,本土木结构建筑走向解体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社会主动追求建筑现代化、探索建筑本土化的历史”,一大批西式或中西合璧式的建筑矗立在中国大地上,“从那以后,中国建筑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中国传统的建筑方式和建筑模式迅速地退出了城市建设的舞台”。
在这个急剧变革的过程中,在上海、天津、武汉、宁波、厦门等开埠城市,有一批领时代之先的营造商(现称为建筑商)和设计师开始崭露头角,在租界区建设或旧城改建中,积极参与近代城市建设,迅速掌握现代建筑理念和组织结构方式,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其所建造或设计的建筑涉及银行、洋行、厂房、大学校舍、公共建筑、住宅等各个类别,而且相当一部分建筑已成为当地文化的标志和行业标杆,令后人仰慕,这里面包括不少教育建筑。
宁波作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商贸历史悠久,民众对外来文化接受度高,能领风气之先,且商人群体庞大,团结精神强,发展商业可谓占有天时地利人和,这样一个群体一旦投身建筑业,对建筑业发展的影响自是不可小视。作为中国较早掌握近代建筑技术的商帮,宁波帮营造厂(现称为建筑企业)的发展是与中国近代建筑业的发展同步的,它的发展史既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的重要构成,也是中国近代建筑行业发展的缩影,而它们在武汉、南京、天津、上海等地所营造的近代教育建筑,有不少作为永久性历史文化建筑或重点文物得到保留,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