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需求的技能培养
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目的是为社会输送职业素养好、职业技能过硬的一线技术与管理人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重点,而职业能力的养成有赖于加强学生技能训练。对此,宁波公立甲种商业学校的做法,一是实行真实情境下的职业技能训练,包括成立实习商店、实习银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二是开设实训课程,如珠算、票据、验币等,讲练结合,反复练习,教学效果也很好。下面以学校开设的实习商店、实习银行为例进行阐析。
1919年11月,学校筹资建立了实习商店,实习商店内设八个经营部:学用品部、服饰部、饮食品部、化妆品部、日用品部、药品部、陶器品部、竹木器部。学校同时制定了《学生实习规则》和《宁波商业学校实习店简章》,明确实习管理部门、实习纪律、经营范围、盈利分配等,以加强管理。如《宁波商业学校实习店简章》第四条规定:“本店暂仿普通合伙商店办法,集资本银四千元,俟营业发达,再依公司条例组织法组织公司。”第六条规定:“本店职员多由商校教职员兼任,监督学生实习事宜。”第七条规定:“本店每逢星期六下午及星期日指派在校学生分组实习。”第八条规定:“本店营业目的在实习,不在图利,每逢星期特别廉价,各货多照码九五扣,以期顾客云集,俾学生有实习之机会。”第九条规定:“本店盈余除分给股东外,应酌提数成作学生奖励金。”实习商店参照正式商店进行运营,经营商品从上海、天津等地选购,同时还代售各习艺所、工厂等制作的各类器具。实习商店通常在旧历年终盘查总结一次,第二年3月形成全年盈亏报告送呈各股东审核。
1923年,学校募资成立实习银行,制定了《宁波商业学校实习银行简章》《实习银行存款规则》《实习银行放款规则》《实习银行贴现放款规则》《实习银行代收汇款规则》《实习银行汇款规则》等制度,指导学生开展实习。实习银行开展真实的存款、放贷、汇兑、经收各类票据等业务,盈余部分除按规定提取公积金、资本息金用于周转外,其余作为实习学生的酬劳。银行科三年级学生分组轮流进入实习银行,在存款科、储蓄科、放款科、贴现科、汇兑科、收支科、会计科轮流实习一周。为增加业务量,学生的学杂费也交由实习银行收存登账。
通过在真实情境中进行训练,商科、银行科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人际交往能力等职业能力获得极大提升,为他们日后顺利进入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由工业化所带来的中国近代产业的发展转型过程中,宁波帮实现了从封建商人到新式工商业资本家的群体性转换,走向了近代化。由产业发展所带来的人才需求推动了近代宁波职业教育的发展,而职业教育则为宁波帮转型提供了人才储备和助推其发展产业的后劲,保证其持续性。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兴起成为促进宁波商帮发展的重要动因,而宁波帮在推进新兴产业和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也加快了职业教育的近代化转型,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迈入近代化行列,成为推进中国社会近代化的积极力量。而近代宁波职业学校在产学深度对接,紧贴产业发展需求办学,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符合职业岗位需求,职业技能培养符合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学生就业提供具有前瞻性的充分准备等方面,都可以给予今天的职业教育诸多启示。
作者简介:
庄丹华,女,浙江宁波人,文学博士,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宁波市海外宁波人研究会副会长,宁波非遗保护利用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主要从事宁波帮和宁波非遗保护利用研究。宁波教育博物馆特聘研究员、学术委员会(第一届)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