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化阵地,打造精神地标

(二)创建文化阵地,打造精神地标

弘扬精神需要载体,建设文化需要阵地。目前,对于屠呦呦的展示除了母校效实中学开辟有一定面积的展陈,宁波中学校史馆略有涉及外,主要的展示集中在屠呦呦曾居住的开明街26号姚庆三故居。但这一场馆开放时间有限,除周一外一天仅开放六个小时。此外,展陈内容有限,形式单一,缺少专业讲解,很难满足参观者深入了解屠呦呦精神的要求,这与屠呦呦作为宁波当代文化名人的地位是不相符的。鉴于这种现状,有必要重新规划,建设屠呦呦纪念馆,树立一方文化阵地和精神地标,对于传承城市历史文脉、提升城市品格、增强城市文化自信有着重大意义。

一要多方谋划,确立展馆场地。屠呦呦作为宁波重要的名人文化资源,应该选择一个有纪念意义、交通方便、面积合适的地方作为纪念馆或者展示馆,讲述个人生平及历史贡献。位于开明街26号的姚庆三故居,曾是屠呦呦的居住地,是屠呦呦人文精神的重要物质载体,依托这一场地,建设屠呦呦纪念馆或展示馆,是合适的。现有建筑,坐北朝南,由前厅、大厅、正楼、后屋组成,前厅和大厅为面阔三间二弄的二层楼房,有足够的面积进行系统展示。故居位于宁波老城区市中心,交通便利,周边经过改造升级已经拥有地下停车场,适合对外开放。二要精心设计,做好名人展陈。屠呦呦纪念馆是一个博物馆,但它要承载宁波教育与中医药文化的地域禀赋,要弘扬宁波城市的精神,必须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要采用故事力活化展览内容的主题设计手法,利用文字、图片、模型、雕塑、实物、视音频、场景再现等多手段综合展示,突出新科技手段的运用,讲清楚“屠呦呦的成长”故事,说明白“屠呦呦与宁波”的关系,做到有史可证,有物可看,有故事可说,活化展览内容,深化展览主题。三要扩大外延,打造文旅基地。在讲好个人故事的同时,要做好地域相关文化的普及传播。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建议设立宁波中医药文化展馆,挖掘宁波富有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名人、著作、药膳等资源,设置各种体验式游戏等活动加强对青少年的乡土文化教育,使之成为教育研学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