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的文体分类特点

一、幼儿文学的文体分类特点

(一)幼儿文学的文体是不断发展演变的

儿歌、童话作为儿童文学中最古老的两种文体形式,是在古代儿童的有效环境和人类的育儿环境中形成的,它们在印刷业落后的古代,是人类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主要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程度的提高,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达,儿童文学的文体也越来越丰富。例如,图画书的出现便是现代印刷技术发展的结果;科学文艺是现代科学技术发达的结果;儿童电视和卡通片,是当代科技成果综合运用的产物。还有近几年在儿童图书市场上不断出现的异型书、立体书、香味书等等,更是丰富了儿童文学的样式。

(二)各种相近的文体在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中的重要性不尽一致

如小说,在少年文学和童年文学中十分重要,但在幼儿文学中,它与故事区别不大;寓言,幼儿对其显现的哲理性内涵并不能很好理解,他们大都当成童话来读;报告文学,在少年文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而在幼儿文学中尚不多见。反之,儿歌、图画故事书等是幼儿文学中十分重要的文体,在少年文学中则已退居次要地位。

(三)幼儿文学的文体分类还必须考虑幼儿的接受特点

幼儿接受文学,主要是以“听赏”的方式进行,他们要么吟诵于口,要么聆听于耳,要么表演于游戏中。幼儿的这些接受特点均可以在幼儿文学的主要文体中找到对应的形式。儿歌、幼儿诗因其富于音韵、节奏,可供幼儿唱诵;幼儿童话、幼儿故事、幼儿散文、幼儿科学文艺因其情节生动,可为幼儿讲述;幼儿戏剧和电视卡通因其游戏性质,可供幼儿观赏和扮演性的游戏活动。

(四)各种文体的分类都是相对的

在幼儿文学中,各种文体交叉的情形并不少见。如幼儿诗中有童话诗、散文诗等形式,幼儿戏剧中有童话剧、歌舞剧等形式。在同一类型的文体中,相互融合的情形就更普遍了,有的幼儿诗吸收了儿歌的民间特征,有的幼儿故事也采用了童话的表现方法,它们之间有时很难完全区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