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图画书的作用

四、图画书的作用

当代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在《阅读经典》一文里说:“一个孩子,尤其是在今天的社会,没有看见、阅读过图画书,会是一个很大的遗憾,是童年不完整的表现,和没有看见过玩具 一样,没有看见过草地一样。图画书实在是一个很特别的花园。”图画书是孩子们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是人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所读到的启蒙的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一个孩子在图画书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爱读书。儿童时代的感受也将影响到他长大成人以后的想象力。图画书不仅因为图画的直观性降低了幼儿阅读的难度,还以其形象性丰富了幼儿的心灵世界。一本优秀的图画书会吸引幼儿反复阅读,给幼儿极大的精神满足。图画书对儿童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童年时期是培养阅读习惯的重要阶段。在婴幼儿时期,图画书是阅读材料的首选。图画书不仅可以让孩子参与到阅读活动中,还能够帮助孩子逐渐成为真正的阅读者。有了图画书的符号凭借,幼儿不再是单纯地听故事,而是有一个文字图画的媒介,可以让孩子实实在在地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和掌控,既有参与性,又有主动权。图画书不仅能够让孩子获得对“书”的概念,还能开阔眼界,积累知识,体验到愉快和美好。图画书富有吸引力的画面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图画书的画面既是运动的,但同时也是静止的。当我们依照顺序翻看一本图画书时,每一页的情景都在发生推进,但每一个画面自身又是相对静止的,它像一幅静态的绘画作品那样展开在读者的面前,让读者根据文字以及自我图像理解能力的指引,去发现藏在画面各个角落的内容和细节。与疾速更替的移动画面相比,图画书的画面为孩子提供了足够的观察时间和空间,只要孩子愿意,他可以长久地停留在故事的某一个页面上,去搜寻他所需要的讯息,体味他所发现的意义。而在这方面,许多富于表现力的图画书也的确为他们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阅读图画书是儿童通向独立的流畅阅读过程中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多罗西·怀特在《关于孩子们的书》中说道:“图画书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是人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所读到的书中最重要的书。”图画书是现代印刷技术和现代艺术结合的产物,它的特殊表现形式和接受方式对儿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二)丰富语言体验和审美感受力

图画书大部分是由图画和文字组成,当幼儿还不能进行识字自主阅读时,需要有家长的陪伴,这时候图画书便成为了让孩子眼耳并用的文学样式,可以让孩子进行多感官通道学习。在看和听的同时,孩子逐渐学会把语言和图画符号联系起来,并开始对书中的文字符号感兴趣。这种把语言、图画符号和文字符号联系起来的能力,将为孩子以后的语言学习、文字学习打下基础。阅读图画书的过程,也是丰富词汇、积累语言素材的过程。“如果您希望孩子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最好从孩子的婴儿时代就用自己的声音——不是录音机,不是收音机,也不是电视,唱歌、说话给他们听。等他们大一点了,再用自己的声音念图书给他们听,这样才能使孩子拥有丰富的词汇,成为内心充实的人。”(松居直《幸福的种子》)

图画书将绘画艺术纳入到了文学作品的表达手法中。图画书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绘画和艺术作品”。图画书的插图以具有艺术美感的视觉画面呈现,对儿童进行最初的艺术和审美熏陶。它与一般配图儿童读物的区别在于,优秀图画书在绘画的色彩线条、构图、媒介选用等方面,都包含了较高层次的艺术要求。与此同时,这种艺术要求考虑又是以符合儿童艺术接受能力的形式加以呈现的,从而比一般绘画艺术更容易进入儿童的心灵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图画书为儿童打开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艺术欣赏世界。

优秀的图画书可以为儿童读者提供良好的审美熏陶,提升儿童的审美感受力。图画书中的图画作为一种直接作用于儿童视觉的欣赏对象,它有别于儿童通过语言文字的听读所接收到的文学讯息。儿童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接受要经过一个想象的中介,而这一中介又是以语言理解能力为前提的。这就使得儿童的文学接受可能受到了语言层面的较大限制。但图画书正好帮助儿童扫除了这个障碍,由于图画是直接将直观的形象呈现在儿童读者面前,一般情况下,其内容比文字更易于理解。这也是为什么在儿童早期阅读阶段,图画书以及插图读物会成为最常见的书籍样式的主要原因。

儿童的心灵像一块亟待吸水的海绵一样,充满了向外吸收讯息的愿望和能量。优秀的图画书作者经受过严格的绘画技巧训练,并对插图艺术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他们的作品在线条的使用、画面的构图色彩的调配等方面,都包含了艺术方面的严肃考量。因此,这些首先直接作用于儿童视觉感官的画面,能够为孩子提供一种较为纯粹和精致的艺术熏陶。

(三)促进心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优秀的图画书并不完全等同于一般的视觉画面,与电视、动画中的移动画面相比,甚至与语言文字相比,它对儿童早期心理能力的发展都具有特殊的促进作用。图画书借作家的“眼睛”,将世界及其意义以缩微的方式呈现在儿童读者的面前,它使儿童对生活中那些有意义的形象和现象予以注意,并在注意中学会用心观察和体验这些事物。幼儿阅读图画书可以丰富自身的体验,陶冶情感,进而逐步建立健全健康的人格,为一生的幸福打下精神基础。如大卫·香农的《大卫,不可以!》深得孩子喜欢,大卫洗澡时戏水玩耍,吃东西时做食物玩偶,睡觉前又蹦又跳,玩具铺满一地等场景让孩子感觉熟悉又真实,像在自己的日常世界中畅游,看到了另一个自己。结尾大卫伸出手臂,期盼委屈的眼神中等来了妈妈亲切的呼唤:“宝贝,来这里。”下一个画面中大卫带着满足的笑容在妈妈怀抱中睡觉了,妈妈的手轻轻抚摸着他。幼儿看到这里时,心会被紧紧地抓住,也会联想并深深感受到妈妈对自己的爱,感受到被妈妈怀抱包围的幸福。

对儿童读者来说,多种多样的图画书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个缩小的世界的模型。正如松居直所说:“世界上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它们或真实或抽象,或知性或感性,例如动物熊,又如友情、有趣的言语、美丽的色彩、多变的形状,还有带领人们进入幻想世界的故事。”而图画书替我们缩小视野,定出视觉的焦点,创造出具体的图像世界,将不同的事物清楚而深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换句话说,图画书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更深刻地感受到许多事物。

因此,阅读图画书的画面并不像人们通常想象的那样,是一种相对消极的形象接受,而是包含了主动、积极的观察和探求因素。阅读无字书《脚印要到哪里去》(戈达·缪勒/图文),儿童读者需要仔细观察画面上脚印的方向,以及脚印周围的各种生活迹象(包括丢在床上的睡衣、卫生间打开的门、搭在凳子上的衣物、铺开的餐桌、敞开的大门等等),来推测出故事主角在这一天里干了些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不但要学会在单幅的画面上寻找到有关故事主角踪迹的那些“符号”,而且需要保持对前后画面不同讯息的连续性记忆,以便在想象中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叙事体。比如,在这本图画书的第一个跨页上出现的一个浅褐色的木箱、一块红布和一圈绳子,在最后一个跨页上再次出现了,不过这时它们已经被组合成了一顶红色的帐篷,其中帐篷的支撑物即一根黑色的长树枝,是第一个跨页上没有出现过的事物。只有通过集中注意力观察和推理,孩子们才会发现,这根树枝正是故事中的“脚印”在雪地上走了一大圈的目的所在,而整个故事也是围绕着寻找和搬运这根树枝的过程展开的。阅读这样的图画书,能够令儿童在趣味的故事游戏中训练自己的观察、记忆、想象和心理组织能力。由于幼儿的文字接受能力还十分有限,上述对于图画的阅读便成为促进孩子早期思维发展的一种特殊而又重要的途径。

(四)增强亲子交流与和谐

当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平和融洽的交流时间较少,阅读图画书能带给家长与孩子一个完善的阅读空间,一个独立的亲子交流时间,让孩子与父母增强感情上的交流与沟通。图画书有利于亲子关系的交流与和谐,促进儿童身心的愉悦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图画书不是让孩子独自看,幼儿欣赏和接受图画故事仍然需要大人的帮助,最好有成人的陪同、成人的阅读和讲述。

成人与孩子在共同阅读时,会有语言的交流、心灵的沟通,有的还有身体的接触,让孩子感到无比温暖和快乐。因此,图画书的阅读就是爱的交流,能够促进幼儿身心的愉悦。在父母与孩子共读过程中,亲子关系拉近了,亲子情感相互交融,家庭氛围更和谐,都有助于幼儿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为幼儿良好性格和健康情绪的发展奠定基础。

现代教育非常强调爱和情感的交融,阅读图画书恰好符合这一教育观念。图画书不是只让孩子独自看的书,而是在孩子看的同时需要成人朗读、讲述。当成人把孩子抱在膝盖上,念图画书给他们听,或者与孩子面对面近距离地交流,图画书的阅读就变得非常有意义了。大人与孩子共同阅读,有语言的交流,有心灵的沟通,甚至有肌肤的接触,孩子的内心会变得非常充实,浓浓的爱的情感就在这样的过程中自然流露了。因此,图画书阅读是爱和情感的教育。

知识链接

绘本与阅读

根据神经科学家的研究指出:婴儿在母亲肚子里时,大脑的神经元分分秒秒在滋生;刚出生时,大脑就有以千亿计的神经元,但这并不意味着大脑已发育完成。出生后,随着外界环境刺激的丰富,神经元之间会不断发生连接,连接的部位即为突触。从婴儿期开始,经常使用的突触会被巩固并保留下来,得不到反复刺激的突触会被消减并消失。大脑学习的过程就建立在神经网络的突触活动过程中。突触数量越多,密度越大,人的学习能力就越强,智力活动的水平就越高。

专家进一步指出,阅读对开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有很大帮助,也就是说当眼睛看到某个字词时,大脑中的神经回路便会迅速活化,阅读越多,神经元的连接就越密集,越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所以现在有些专家对“智慧”的定义,已变成“神经元连接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