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童话的概念
(一)什么是童话
童话,英语为fairy tale,即幻想、虚构的故事。童话是儿童文学独有的一种文学样式,是最富有儿童特点、最受小读者喜爱的重要的儿童文学形式之一,在儿童文学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童话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用符合儿童的想象力和奇特的情节编织成的一种富有幻想色彩的故事。童话是以口头和书面形式存在的荒诞性和真实性和谐统一的奇妙故事,是特别容易被儿童接受的、具有历史和人类共享性的文学样式之一。
童话概述及童话分类
(二)理解童话的概念
童话作为一种适合儿童欣赏和阅读的叙事文学体式,具有特殊的幻想性质,理解童话的概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童话的概念是经过不断发展和演变的
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传统中,“童话”一词的所指在不同阶段有一定出入。作为一种适合儿童阅读的故事作品的总称,童话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儿童文学史上经历了一定的变化。以童话概念在中文语境下的发生与演变为例:
童话的概念在现代中国的诞生可以追溯至“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1909年,孙毓修主编的《童话》丛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一般认为这是“童话”概念在中文语境中最初得到确立。不过,此时的“童话”其实是广义的儿童文学,泛指为儿童创作的各类读物,尤其是故事读物。1913年,周作人在《童话研究》一文中所使用的“童话”概念,则与我们常说的民间故事基本一致,这是将“童话”从广义的儿童读物中区分了出来。他在其后的《童话释义》《童话的讨论:周作人与赵景深的通信》等信文中,又将“文学的童话”也归入童话的范畴。这就使童话的概念进一步与自觉的儿童文学关联起来。随着现代和当代儿童文学创作的丰富与发展,“文学的童话”在作品数量上日益超过来自民间的童话作品,其艺术表现手法也获得了极大的丰富,这又进一步扩充了中文语境下童话概念的内涵。今天,作为一种独立、重要的儿童文学文体,童话的概念被用来指称一切适合儿童阅读的非现实的神奇故事。
2.童话最基本的特征是幻想
童话是一种源自民间的古老文体。早在现代意义上自觉的儿童文学诞生之前,那些充满神奇想象的民间童话就已经进入古代儿童的接受视野。在当代,童话作为儿童文学最重要的文体之一,呈现出了更为丰富的艺术面貌和更为多元的艺术风格。
童话借助幻想来表现现实生活和人民的理想与愿望。 童话是以儿童为阅读对象,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其故事适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语言通俗生动,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自然物往往做拟人化的描写。
综上,童话是儿童文学独有的一种文学样式,童话来自于民间,植根于现实生活,是具有浓厚幻想色彩,同时洋溢着浓郁的游戏精神的故事。童话是儿童文学中数量最多、最受幼儿欢迎的文学样式,它既渗透着作家的审美理想,又顺应了儿童的审美心理,在儿童文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