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人物形象分类

二、按照人物形象分类

(一)常人体童话

常人体童话,即童话的主人公以普通人的面貌出现。他们看起来和常人完全一样,人物是普通人,是把普通人的性格、行动和经历等进行极端的夸张,使之离奇有趣,往往故事带有讽刺性和象征性。如《皇帝的新装》《豌豆上的公主》《笨汉汉斯》《奇怪的病号》等 。

(二)拟人体童话

拟人体童话,是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人类以外的各种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事物人格化以后作为主人公的童话。拟人体童话赋予各种事物以人的特征,使人性和物性高度统一在一个形象上,这些主人公不仅有了生命,而且具备人的情感。拟人体的童话形象在童话中最普遍,如《木偶奇遇记》《舒克和贝塔》《小溪流的歌》《小蝌蚪找妈妈》《开直升飞机的小老鼠》《想走遍全世界的驴子》等等。

(三)超人体童话

超人体童话,即描写超自然的人物以及他们的生活,多见于民间童话和古典童话之中。超人体童话中的人物形象是在人的形象基础上融入“神”的特征,运用神化的手法,借助超越常人与自然力的神仙、宝物和特殊的禀赋来展开神奇怪诞的情节,让童话形象以超自然的面貌出现,具有创造奇迹的超能力。这类童话形象在民间童话中最常见,他们会施展法术,拥有宝物,能够满足童话中其他人物不能实现的愿望,他们作为推动童话奇迹发展或衔接人物关系的中介出现,使情节变得曲折生动,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神笔马良》《葫芦娃》《灰姑娘》等。

以上三种童话形式并不是互相排斥的,有时会出现交叉。也就是说,在一篇童话中,可能既有常人体表现方法,也有拟人体表现方法。如何将作品归类呢,就要看主要人物,他属于哪一种形象,童话就属于哪一类。如《稻草人》中的稻草人是拟人体形象,而故事中的渔妇和她生病的孩子是常人体形象,但它的主要角色还是以拟人形象出现的稻草人,因此我们仍把它归入拟人体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