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眼中的人物关系诗篇

四、幼儿眼中的人物关系诗篇

幼儿的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自我意识的觉醒,逐步意识到你、我、他的关系,这种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从不断的困惑到不断调整到和谐相处的过程,大量的幼儿诗反映了幼儿这个时期的心理变化。例如金柏松的《红鞋和蓝鞋》描绘了我、爸爸、妈妈三个人之间的微妙关系,胡顺献的《妈妈》则是反映了幼儿最先关注到的人。

《妈妈》(胡顺献)

妈妈是家里的太阳,

每天都是她最先起床!

妈妈是家里的月亮,

每天晚上她都很忙!

妈妈是家里的星星,

她的眼睛总是那么明亮!

妈妈是家里的春天,

有了她,家中总是暖洋洋!

母亲是幼儿第一个最亲切的人,大量的幼儿诗描写了母亲的身影。在幼儿的眼中,母亲无疑是家中最重要的成员。类似诗歌还有写父亲、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这些亲属关系的认知,构成的幼儿最早的人际关系范围。正如林武宪的《鞋》 所描写的那样,通过鞋这个角度来反映一家人的关系。

《鞋》(林武宪)

我回家,把鞋脱下,

姊姊回家,把鞋脱下,

哥哥、爸爸回家,

也都要把鞋脱下。

大大小小的鞋,

是一家人,

依偎在一起,

说着一天的见闻。

大大小小的鞋,

就像大大小小的船,

回到安静的港湾,

享受家的温暖。

从幼儿的眼光,出了门,大家各奔东西,回到家,鞋子都在一起,家人也在一起,每个鞋子就是一个小船,都回到家里就是回到了港湾。人物关系的幼儿诗,不仅仅局限于家人,也会进一步扩大到社会层面,例如圣野的《竹林奇遇》描写“皇帝新衣”中那个说了真话的孩子的奇遇。阿·巴尔托的《钓鱼的人》描写钓鱼的人和鱼儿相安无事,各得其所。布·乔皮奇的《病人在几层》描写的病人,原来是个长颈鹿,在幼儿的眼中,动物与人一样,具有同样的情感与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