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材丰富,篇幅简短,贴近幼儿世界
幼儿散文题材广阔,可以说天上人间、宏观微观无所不包。正如冰心所说,散文“有时‘大题小做’,纳须弥于芥子,有时‘小题大做’,从一粒砂米看一个世界,真是从心所欲,丰富多彩”。
幼儿散文由于受读者对象年龄的限制,以及幼儿知识水平和专注力等因素的影响,作品篇幅不能写得太长,一般三五百字,有的幼儿散文少至几十字,因此很少有超过千字的作品出现。同时,由于幼儿散文不必对故事情节的来龙去脉做出非常完整的交代,所以只需要作者把握住最富有特征的人、景、事、物来进行描述即可。幼儿散文虽然不能容纳较为复杂的大型事件和故事内容,但它又需要作者在整个行文过程中,尽可能地做到摆脱平庸和单调叙述,力求写得生动形象,富有趣味,从而实现对小读者的吸引。幼儿散文一般篇幅短小,形式灵活,有的仅有几百字。如刘兴诗的《我爱哈尔滨的冬天》,全文不足400字,展现了孩子眼中北国冬天的奇妙景致:
公园里,一盏盏冰灯都亮了。高高的宝塔,神秘的城堡,还有桥呀,火箭呀,都是透明的冰块雕刻的,映出了黄澄澄、绿幽幽的灯光,真像一个童话世界。
我最喜欢逛冰迷宫,在高高低低的冰墙里转圈儿。爸爸喜欢喷水池上的冰天鹅。瞧,它伸着长长的脖子,张开翅膀,像是要冲天飞去……
虽说幼儿散文题材包罗万千,但选材标准还是有的。即事言情,因物咏志,总要有所寄托。毋庸置疑的是,散文创作特别重视真实,真实是散文的生命,散文是“真”的艺术。幼儿散文要从幼儿的视角来叙事、写景、状物、抒情,反映幼儿的心理、兴趣、爱好,感情所表达的是幼儿对世界万物、日常生活的认知感悟和真切体会。故事之所以能抓住幼儿,靠的是故事性;儿歌能吸引幼儿,靠的是音乐性。幼儿散文能够受到广大幼儿的追捧和欢迎,靠的就是真实内容、真切描写、真诚文字、真挚情感。
幼儿散文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幼儿发现生活美好,培养幼儿的美感体验,熟悉语言文字的优美表达。因此幼儿散文应尽量从幼儿身边可感知能理解的熟知事物出发,以适当的方式加以表现,从幼儿的视角叙事抒情、写景状物,反映幼儿真实自然的心理、兴趣,描写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借助幼儿熟悉的人、情、事、物来表现幼儿的生活和情感,易于幼儿接受和欣赏。如冰心的《一只小鸟——偶记前天在庭树下看见的一件事》,是因为射杀生灵的悲剧感染了作者,她才写出这样打动小读者的作品;郭风的《牵牛花》,是因为牵牛花的可爱感染了作者,他写出的作品方能感染幼儿。只有作者从自己切身的感受出发写成的幼儿散文,方能不落俗套,富有个性。又例如,《初次的拜访》里一群花的孩子和土蜂去小野菊家做客,《小松鼠告诉我》中“我”对失去自由的小松鼠的同情和关爱,《花儿像谁》写的幼儿园评好孩子活动,《布鲁塞尔的铜像》描述的在撒尿的小于连……这些作品所涉及的内容,不管是某个具体的生活场景,还是一个特写的镜头,都是幼儿亲身经历且能够接受到的,都是孩子们真实生活的艺术再现。即便是以写景为主的抒情幼儿散文也不例外,例如:
《圆圆的春天》(胡木仁)
小蜻蜓,尾巴尖,弯弯尾巴点点水……
小蜻蜓,做什么?
我给春天灌唱片!
青蛙唱“呱呱”,雨点敲“叮咚”,活泼可爱的鱼娃娃,跳起水上芭蕾舞……灌呀灌,灌好了:圆圆的池塘,圆圆的唱片,圆圆的春天。
在这篇散文中,作者善于抓住孩子们感兴趣的小动物,蜻蜓、青蛙、雨点、鱼娃娃,把它们的动态写得逼真鲜活、触手可及,使抽象的春天形象化为具体的、孩子所熟悉的圆形。这就拉近了物象与孩子的距离,更能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显然,这是孩子眼中的春天景象,孩子心中的春天感受。作品虽不足百字,却真实具体,是幼儿观感的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