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书的叙事特点

三、图画书的叙事特点

(一)图画与文字的互动

在图画书中,当图画与文字共同配合来完成一个叙事的任务时,图画参与到了一个具有时间性的叙事过程之中,而文字及其蕴涵则得到了一种空间化的形象呈现,这使得图画书的图与文都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视觉或语言艺术,而是从彼此的媒介方式中吸收能量,从而构成了一种特殊美学形态的文学样式。在被加拿大学者佩里·诺德曼称为“最成功的图画书”的那部分作品中,图画与文字之间彼此依靠而又互相激发,如果缺少了其中一方,另一方的功能也将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甚至在意义传达上也有可能是不完整的。这样的作品,在图画与文字的配合方面达到了日本图画书研究者松居直所说的“文×图”的效果,也是最耐人寻味的图画书作品。

日本童书作家五味太郎创作的图画书《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讲述了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鳄鱼去看牙医,不知道会经受什么样的痛楚,心里感到很害怕。牙医知道鳄鱼要来看牙,不知道鳄鱼会对他怎么样,同样感到很害怕。带着这样一份忐忑的心情,鳄鱼和牙医相遇了,他们硬着头皮努力克服心里的恐惧,履行各自的义务,又时时被自己的恐惧吓得够呛,最后总算完成任务,长吁了一口气。当鳄鱼接受治疗时,为了鼓励自己克服恐惧,它和牙医都在心里默念着“我一定要勇敢”。整部作品的文字叙述就以这样一种奇妙的平行方式向前推进。如果我们不看画面,仅凭这些看似重复的文字显然难以揣测故事的情节;而如果我们不读文字,仅仅来看故事的画面,那么它看上去就只是一个普通的鳄鱼看牙医的故事。只有当画面成为了文字叙述的意义得以完成的一个必要条件,而文字也反过来成为了画面叙述的故事得以实现其情趣的一个重要保证的时候,这些看似平常的画面和文字合成在一起,共同组成一个故事时,我们才能强烈地感受到从这里面散发出的既贴近儿童生活现实,又充满奇趣想象的巧思、幽默和快乐。

(二)图文的整体传达性

整体的传达性是指图画书的图画和文字甚至每一个细节都具有整体感,都与故事的内容有关,能够完整地表达故事的内容。图画书要用画面来说话,从封面到封底甚至扉页、环衬等装帧,都要求极鲜明地表现它的整体性。优秀的图画书尽管长短不一,文字图画多少不定,但都考虑了情节、人物、场景的变化,显示出画面之间的流动,图画和文字紧密结合,给人一种整体感。多幅图画书中的图画,幅与幅之间也是连续相通的。图画和文字相互交融,有机结合,鲜明地表现出它的整体传达性。优秀的图画故事书往往从封面就开始进入情节,并将封底也利用起来,给读者很多的暗示。如《猜猜我有多爱你》(山姆·麦克布雷尼/文,安妮塔·婕朗/图),图画书中包括扉页都是连贯跳跃的小兔子和大兔子图,配合文字的表达,整体传达性很高。

《猜猜我有多爱你》封面

《猜猜我有多爱你》正文

知识链接

如何选择绘本

学龄前和小学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但这个阶段的孩子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不强,所以选择绘本时可把握以下几点原则:

1.图画精美、文字流畅、情节简单合理、适合孩子口语表达的绘本。

2.每个孩子兴趣爱好不同,需求也不同,也可以让孩子自己选绘本。

3.父母可以先上网找绘本的书摘和书译,但是不要只听别人说,也要自己先读读看。

4.购买信用好的出版社引进的绘本,或本土原创有口碑的绘本。

5.荣获世界大奖的绘本。

6.选与孩子生活相关、篇幅不要太长的有趣味的绘本。

7.可供孩子相互谈论的故事,比较能引起孩子的阅读兴趣。

8.最重要的是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父母的陪读更是重要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