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修辞手法

五、丰富的修辞手法

(一)比喻是幼儿诗最常用的修辞手法

幼儿对新事物的理解,往往自觉不自觉地用他已知的事物来代替他未知的事物。因此,拓展幼儿的视野,就常常用到比喻,为了加强印象,就用到排比,也注重对仗工整,反复铺陈,循环反复。例如 :

《梦》(张金美)

梦像一条小鱼,

在水里游来游去,

想捉他,

他已经跑了。

梦像一滴雨,

从天上掉下来,

想去捧他,

他已经着地了。

梦像一阵风,

从远方吹过来,

想捉住他,

他已经离开了。

幼儿的梦,总是那么奇妙,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梦中捉摸不定,上天入地,这里用小鱼,用雨滴、用风来比喻梦:一会像水里游来游去的鱼,一会像天上飘落的雨滴,一会像一阵风,是那么真切、那么漂浮不定。全诗三个小节,每一节比喻一个事物,字句大致相等。铺陈,反复,回旋的效果增强了梦的游离、捉摸不定却又挥之不去的特点。

(二)幼儿诗中的拟人手法

幼儿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去观察,理解大自然和社会的一切事物,常常不自觉地进行“换位思考”。在幼儿的眼中,大自然的一切变幻都是生命的律动。如:

《春天》(谢武彰)

风跑得直喘气,

向大家报告好消息: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花朵站在枝头上,

看不见春天,

就踮起脚尖,急着找,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

花,不知道自己就是春天!

幼儿观察大自然,春风吹过,就是跑来给大家报告春天来了,花儿听到了,就举目四顾,春天在哪里呢?春花怒放,就是春天啊。幼儿用灵动的感悟去理解春华秋实的交替。我们再看罗青的《汽水》:

《汽水》(罗青)

跟你握握手,

你就冒气。

请你脱脱帽,

你就生气。

干干脆脆,

一口把你喝下去。

看你还

神不神气!

幼儿把一切事物都人性化地理解,拿在手上的汽水,握在手上冒气,打开盖子,气泡往上涌,真生气了?把你喝掉,你还神气不?仿佛两个小朋友在对话,在打闹。例如:

《奇妙的服装》([英国]露西)

好好瞧一瞧

小企鹅多么爱漂亮呀,

它穿着晚礼服,

从来也不脱下。

每次遇到它,

你别想能猜透:

它正要出门呢,

还是刚回家?

小企鹅为什么总是穿着漂亮的晚礼服?小朋友的衣服都是换来换去,小企鹅的漂亮礼服让小朋友羡慕,不知道小企鹅是刚参加了晚会回来还是正要出门去赴会?幼儿还没有明白小动物的羽毛和人的衣裳的关系,但不妨碍他对小动物的想像。小动物也跟人一样有社交活动,有社交的规矩。有意思的是,有时候拟人的手法也会反转成拟动物的手法。例如:

《鲸鱼之歌》([英国]杰弗里)

谁不愿意做一条鲸呢,

自由自在地在海里玩?

做一条长长的鲸鱼,

有一双带咸味的小小眼。

谁不愿意舒舒服服游出去,

去那没人打搅的地方转一转?

谁不想天天干净而整洁,

而且,我是说从来不用洗澡?

谁不喜欢把海水吞进嘴,

再把它们都喷出来呢?

谁又会不张口说:

“嗨,好哇!我愿意!”

只要想一想,

那波浪起伏又起伏,

游在海里沉浮又沉浮;

只要想一想,

喷洒海水多好玩!

这首幼儿诗用的也是拟人手法,但是在把鲸鱼拟人化的同时,也把人拟为鲸鱼,愿意跟鲸鱼互换角色。做一个鲸鱼多好啊,成天在大海里游荡,不用洗澡也干干净净,在海上沉浮自如,喷水花儿玩耍,爱玩多久玩多久,不会在兴头上被妈妈叫回家!

(三)幼儿诗中的夸张手法也是使用频繁的手法

幼儿每每惊异于新事物新发现,这些超出他们想象的事物,很容易令幼儿产生遐想。夸大事物的神奇,用自己的生活经历补充那些他们未曾经历的事物。例如 :

《我是三军总司令》(小鹿)

鸟妈妈问我:

小鸟哪儿去了?

我说:

小鸟做了我的飞机。

龟妈妈问我:

小龟哪儿去了?

我说:

小龟做了我的坦克。

鱼妈妈问我:

小鱼哪儿去了?

我说:

小鱼做了我的军舰。

三位妈妈一齐问我:

你是谁?

我说:

我是海陆空三军

总司令。

幼儿对于一知半解的事物,很容易自己进入角色,小鸟、小鱼、小龟都成了他统帅的部下。刘饶民的《天和海》一诗中的小主人公面对海天一色,夸口说是他把天和海“拉着连起来”的,对神奇的大自然,小主人公不自觉地进入了主人的角色。

(四)幼儿诗中的排比、对偶手法

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排比可以营造强烈雄辩的说服力,对偶可以产生节律上的和谐,增强语言的趣味。在幼儿诗中常常用排比、对偶的手法增强幼儿诗对幼儿的吸引力和加强印象。如:

《有雨》(韦苇)

有雨,

我家门前的小河,

就欢欢地笑了。

有雨,

我家院子的树,

就一棵棵都胖了。

有雨,

我家后面的山,

就不老了。

有雨,

我们,

就变成花蘑菇了。

这首诗连续用了四个“有雨”,表明小河、树和“我们”,都是因为雨变得不一样,是雨汇聚成小河,是雨养育了林木,是雨让荒山苍翠,是雨让“我”多姿多彩!四个排比让人们理解了是雨滋养了大地万物和我们。这样排比反复强调,加强了幼儿的印象。又如:

《轻轻》(寒风)

轻轻的云朵,

轻轻的风,

轻轻的柳条,

轻轻地动。

轻轻的小船,

轻轻地划,

轻轻的桨声

响不停。

我轻轻地唱支划船歌,

轻轻是我,

我是轻轻。

一连串的以轻轻开头的诗句,勾勒出一幅水墨画,轻轻飘荡的云朵、柳条,轻轻吹过的微风,摇荡的小船,让图景的一切都轻快愉悦,幼儿就在这样反复回荡的诗句中感受到安宁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