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戏剧的分类

一、幼儿戏剧的分类

幼儿戏剧类型从不同角度出发,有不同的分法。按容量、场次来划分,有多幕、场(场景)剧和独幕剧,而幼儿戏剧大多是独幕剧;从题材范围加以区别,有历史剧、现代剧、神话剧、童话剧、寓言剧等;就艺术表现形式来说,一般戏剧有话剧、歌剧、木偶戏、皮影戏等种类,而常见的幼儿戏剧种类有幼儿话剧、幼儿歌舞剧、幼儿木偶剧、幼儿故事表演、幼儿皮影剧、幼儿戏曲等。

幼儿戏剧与影视的分类

(一)幼儿话剧

话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在舞台上面对观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门艺术。幼儿话剧是一种以人物的对话、表情和动作等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幼儿戏剧形式。幼儿话剧大多篇幅短小,内容浅显,以台词、动作为主,有些也辅以少量歌唱等音乐手段。凌纾的《“小祖宗”和“小宝贝”》,以人物形象为角色,表现幼儿现实生活,被称为幼儿生活话剧。熊塞声的《骄傲的小燕子》、方园的《“妙乎”回春》、柯岩的《小熊拔牙》,这种以拟人形象为主要角色、用幻想形式来表现的被称为幼儿童话剧。幼儿话剧采用规范、生动、准确、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创作,取材十分贴近幼儿现实生活,具有真实感和形象性,符合幼儿的欣赏趣味,因而很容易被小朋友接受和喜欢。

(二)幼儿歌舞剧

幼儿歌舞剧是综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以歌唱、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不用台词或者辅以少量台词,来表现戏剧情节、反映生活的小型歌舞剧。其中,以动物拟人形象为角色表现童话内容的叫幼儿童话歌舞剧,如金近的《兔妈妈种萝卜》;以人物形象为角色,表现幼儿现实生活的叫幼儿生活歌舞剧,如柯岩的《照镜子》。

一般来说,幼儿歌舞剧中的歌曲和舞蹈较为短小,注重用幼儿能理解和欣赏的音乐、舞蹈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演绎情节、表达主题、烘托艺术氛围。演出时载歌载舞且气氛欢快热烈,符合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和直观性的审美情趣,因此深受幼儿喜爱。

(三)幼儿木偶剧

幼儿木偶剧是由演员操纵专用木偶来表演故事内容,专供幼儿欣赏的一种戏剧形式。木偶是用木头并配以毛发、服装等制成的各种形象,且关节可以活动。木偶的造型稚拙可爱,人物性格特征鲜明,通过演员对木偶的操纵,同时进行解说,并配以相应的音乐,这种夸张的表达方式特别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根据木偶制作材料、制作方式、操纵技术的不同,木偶剧可分为布袋木偶、杖头木偶、提线木偶等几类。

布袋木偶,是用布制作成各种角色形象套在手指上,用手指来操纵表演的一种木偶剧。这种木偶具有材料易得、制作简便、操纵简单等特点,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被广泛使用。不仅教师可以操纵,幼儿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自己操纵。

杖头木偶,是表演者以对木杖的操纵动作来进行表演的木偶剧。木偶形体一般高二尺左右,内部虚空,嘴眼可以活动,颈部下面接一节木棒或竹竿,表演者一手掌握两根操纵杆进行表演。这种木偶的制作工艺相对复杂且对表演的专业化程度要求较高,多由专业剧团表演。但因其形体较大,非常醒目,表现力强,很受幼儿的喜爱,也可运用于幼儿园教学。

提线木偶,是表演者提着木偶进行操纵表演的木偶剧。木偶形体一般高一尺左右,关节部分用细线连接,分别拴在不同的小棍上,使其可以活动。表演者通过对小棍的操纵来控制木偶的动作,这种木偶的制作和操作都比较复杂,难度较大,幼儿难以掌握,因此多由专业演员来进行表演,幼儿只适合观赏。

(四)幼儿故事表演

故事表演是在幼儿学会复述故事的基础上,由教师组织、指导幼儿参加的一种演出活动,是一种文学和游戏双重因素结合的活动。它的目的是让幼儿进一步理解作品内容,认识和体验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语言、动作、表情和相关头饰将这种理解表现出来,使幼儿受到文学熏陶,同时也提高表演能力。

表演以幼儿分角色对话为主,适当配以动作、表情和头饰。它的最大特点是几乎不需要特别布置的场景和道具,每位小朋友都可以扮演角色,随时随处进行演出。故事内容方面可以挑选那些故事性及动作性较强的文学作品来作为故事表演的材料,例如俄罗斯阿·托尔斯泰的《金鸡冠的公鸡》,我国左文的《小羊和狼》、季华的《三只蝴蝶》等。

(五)幼儿皮影剧

幼儿皮影剧是一种用光源照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形式。它用牛、羊、纸等材料,经过绘画、剪制和雕刻制作成各具形象特征的皮影人物,放在特制的幕布后面,借助于灯光在幕布上映出影子,演员通过操纵剪影并配以相应的音乐和对白,来进行各种故事情节的表演。如《大战红孩儿》《三打白骨精》《东郭先生》等。

(六)幼儿戏曲

幼儿戏曲是运用地方戏曲的曲调、唱腔,通过剧中人物的道白和歌唱以及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动作来表现故事情节的幼儿剧,大多以幼儿或动植物为主角。戏曲是我国一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幼儿戏曲经过加工改造,具有幼儿趣味,引起幼儿对戏曲的极大兴趣。如甫剧《岳云》、闽剧《红色少年》、京剧《草原母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