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图画书的发展

二、图画书的发展

图画书的发展

图画书的出现,使得儿童文学的创作、儿童文学的书籍更加丰富多彩。对于国内读者来说,图画书是从20世纪90年代起才逐渐被人们普遍熟悉和接受的新兴儿童文学门类。而在这一时期,作为世界儿童图画书源头的欧美图画书已经走过了几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其间人们对于图画书的理解也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早期图画书的内涵比较宽泛,其中包括许多带有插图的儿童读物。比如1744年出版的约翰·纽伯瑞的《迷你口袋书》(A Little Pretty Pocket-book)被认为是早期图画书代表作品之一,这是一本配有插图的故事书,图画与文字在阅读体验构成中扮演着同样重要的角色。

(一)世界幼儿图画书的发展

图画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但真正为儿童编绘图画书并印刷出版发行,是以儿童观的确立为前提的,与工业印刷术和插画艺术的发展也紧密联系。

17世纪,夸美纽斯在1658年出版的《世界图解》一般被公认为是第一本专为儿童编绘的图画书。这是一本拉丁语教科书,用各种动物的叫声来介绍24个字母。《世界图解》的出版对西方教科书和儿童读物的影响很大,但这是一本以图为主知识性的书,和我们所说的文学性图画书还有一定的距离。该书编得非常精细,编者也能够体察儿童的心理,图画浅显易懂而且有趣,文字明白简短,用诗体分行排列,文字中提到的事物都用数字在画面上逐一标明,方便儿童对照阅读。它本身虽不是文学,但编者关注儿童的态度,隐藏在知识性画面和文字背后的文学性,以及极强的可欣赏性,表明它已经具有了儿童文学的诸多因素,引发了西方真正的儿童图画书的产生。在这之后,图画书历经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经典的作品。

18世纪,在以儿童为主体的儿童观的影响下,英国伦敦出版商约翰·纽伯瑞于1745年在伦敦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儿童图画书出版社“圣经与太阳社”,积极出版精美的儿童图书。他自己的代表作有《两只鞋子的故事》和《威廉先生与葡萄糖果的故事》。这两本书的插图和绘制以及印制都给了孩子与众不同的新鲜感,而且纽伯瑞在书的广告中写道:“为孩子的教育和游戏!为快乐!”这是成人第一次有意识地把孩子阅读图画书和体味快乐联系起来,其意义巨大。

19世纪,英国出现了三位杰出的图画书作家:瓦尔特·克雷恩是最早的现代派插图艺术家之一,作品线条细腻而有力。他的作品有系列丛书《幼儿伊索寓言》,从头到尾极尽其装饰才能,是一本极漂亮的书。鲁道夫·凯迪克为儿童读物绘制了大量的插图,画风健康、活泼、幽默。他的书每一页图画都是连续的,代表作有《约翰·吉尔宾趣史》《木头里的婴孩》等,他被后人称为“现代图画书之父”。凯特·格林威自己写诗配画,作品具有优雅的强烈的个性。《窗下》是她1878年出版的第一本作品,《日历》是她最出名的作品。这三位作家的作品显示了不衰的生命力,他们的作品风靡儿童图书界。

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19世纪末图画书极大地丰富和发展起来,在欧洲得到了普及。1901年英国女画家比阿特丽克斯·波特出版的《彼得兔的故事》被英美儿童熟知,这本书成为图画故事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20世纪,美国图画书创作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得到繁荣。桑达克的《野兽国》、列欧·列尼奥的《小蓝和小黄》、克罗格特·约翰逊的“阿罗系列”及一些漫画家的作品、威廉·史代格的《驴小弟变石头》等,都是具有世界级水平的佳作。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引进大量欧美的图画书,形成图画书热。之后随着经济的复苏和近三十年的努力,日本在文字、绘画、印刷等方面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图画书的发展后来居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形成独特的风格,涌现了一批世界知名的作家,如松谷美代子的《龙子太郎》、加古里子的《乌鸦面包店》、中川李枝子的《古利和古拉》、高楼方子的《小真的长头发》、宫西达也的《你看起来很好吃》、五味太郎的《鲸鱼》等。图画书拥有了广大的读者,创作数量和质量也都令世界刮目。

图画书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设立了多种图画书奖项:

1922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ALA)分支机构美国图书馆儿童服务会(The Association for Library Service to Children,ALSC)为纪念“儿童文学之父”约翰·纽伯瑞,设立了纽伯瑞儿童文学奖,对优秀的图画书作家进行奖励。193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为纪念英国插画家、“现代图画书之父”鲁道夫·凯迪克设立了凯迪克奖,奖授给每年美国所出版的最佳图画书画家。1955年,英国图书馆协会(The Library Association)为纪念插画家凯特·格林威女士设立格林威大奖。 1956年,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设立国际安徒生奖,奖给对儿童有显著贡献的作家,1966年增设国际安徒生奖图画书奖。凯迪克奖、格林威奖和国际安徒生图画书奖是全球儿童图画书最重要的三大奖项。

(二)我国幼儿图画书的发展

我国的图画书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起步。1922年1月郑振铎创办了《儿童世界》周刊,发表了《河马幼儿园》《两个小猴的冒险》等四十多篇图画故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30年代赵景深创作了《哭哭笑笑》等五十多种图画故事。此后,幼儿图画书发展较为缓慢,作品也屈指可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图画书的发展经历了两次飞跃。

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图画故事创作的第一次飞跃,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和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都出版了大量的图画故事书。如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学前儿童文艺丛书”,包括《小马过河》《蜗牛看花》《毛虫的故事》《小羊和狼》《雪花》《金斧头》《一只受伤的小鸟》《听我唱歌难上难》等多本图画故事,绘画和印刷都较精美。丰子恺、田世光、严个凡、李天心、邢舜田等画家为这套书绘画。另外,少年儿童出版社还出版了《萝卜回来了》《小鲤鱼跳龙门》《美丽的牵牛花》等图画故事。

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图画故事创作的第二次飞跃,从这以后全国每年出版数以千计的图画故事书,这一时期无论文字还是插画较之前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如关维兴插画的林海音作品《城南旧事》,两页文字一幅插图,全是水粉,清新、淡雅,就是城南旧事那种淡淡的、忧伤的、充满诗意的美。周翔的《荷花镇的早市》,温馨、和谐,有一种怀旧的情怀,让我们感受到那种似乎已经有点遥远的静静的温情。卢欣的《鼹鼠的土豆》(“小企鹅心灵成长故事”里的一本)、俞理的《星星村的孩子》、侯国兴的《呼兰河传》等都各有特点,推进了中国原创图画书的发展。图画故事插画较有影响的画家还有杨水青、陈永镇、温泉源、何艳荣、王晓明、胡基明等。除创作作品外,还引进翻译了很多国外优秀的图画书,对我国图画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出版的图画书在主题的呈现上渐趋多元化,有爱情、成长、生命教育、社会现象等,题材多样,异彩纷呈。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图画书的阅读传播形式的多样性也为图画书提供了更多发展途径。

国内图画书奖项起步较晚,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是迄今中国第一个同时面对内地、香港、台湾广泛征集华文原创作品的儿童图画书奖项,每两年评奖一次。2009年首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首奖由大陆余丽琼撰文、朱成梁画图的《团圆》获得。

《团圆》封面

自20世纪末至今,全世界儿童已把图画书阅读当作一种时尚。这种时尚之风也蔓延到中国,在中国香港、台湾,图画书研究、创作和图画书阅读推广活动开展得越来越好。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引进了许多国外优秀的图画书作品。图画书的研究和创作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彭懿的《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作为一本如何阅读图画书的入门读本,成为万千读者打开图画书大门的金钥匙,红泥巴、蓝袋鼠等网站也成为大众熟知的推介儿童图画书的平台。中国原创图画书出现了周翔、熊亮等领军人物,他们各自非常有影响的《荷花镇的早市》和《小石狮》都具有浓郁的中国绘画风格。中国台湾资深儿童文学作家方素珍创作大量图画书,并著有相关指导阅读的书籍《绘本阅读时代》《创意玩绘本》等。

《绘本阅读时代》封面

《创意玩绘本》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