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幼儿影视鉴赏
(一)幼儿影视鉴赏要点
幼儿影视的鉴赏首先要遵循作者创作的基本理念,考察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环境、作品制作的手法、作品的创新与创作个性、作品的艺术风格等,根据作品的视听语言去欣赏作品。视听语言是影视艺术的基础,影视艺术是运用视听语言媒介进行表情达意的艺术。影视作品中的色彩、线条、形状、人物、动作、声音、音响等都可以向观众传递信息,表达思想和情感。
其次,幼儿影视鉴赏同幼儿戏剧鉴赏一样,要分析影片的戏剧冲突、人物形象及其语言和幼儿情趣。戏剧冲突由人物和动作所构成的剧情来体现,在影视作品中,要观看人物的动作、表情、服饰,要阅读台词。这些是细节的表现魅力,通过细节体现出影片的叙事内容和情感特征,表达幼儿独特的情趣。
(二)幼儿影视作品鉴赏
1.崂山道士
作品简介:
从前有个叫王七的人,一直羡慕神仙的生活,以至于白日做梦来到了崂山拜师学艺。王七拜三清观道士为师,又不能忍受每天砍柴挑水的辛苦和山上乏味的生活。几天下来,他就想偷偷下山回家。临走前恰巧看到师父施展穿墙术,又看到神仙有喝不完的酒等法术,觉得这样走了太不值得了,于是临行前求师父传授他穿墙术。王七学完法术后心满意足地下了山。回家后不但在妻子面前显示自己所学的法术,还忘记了师父的教训,心存不良打算,利用法术偷取别人家的东西,以为就找到了生财之道,结果法术失效,撞了一头包。梦醒之后的他吓了一身冷汗,遭到了妻子的斥责,还真是被鬼迷了心窍。
作品赏析:
《崂山道士》是一部国产动画片,曾被评为中国十大经典动画片之一。它是根据中国古典名著《聊斋志异》中的相关情节改编而成的。它是一个很短的动画,总共算来也不过几十分钟,但它却告诉人们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道理——心术不正,再大的招数也会失去作用,让心术不正者受到天责。
在《崂山道士》的背景中,导演运用了国画的表现形式,山峦起伏、云雾缭绕、茂林修木,虚虚实实表现得非常充分,不仅烘托了人物,对表达这一古老的题材也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这部影片尝试用中国山水画做背景,开创了立体木偶与平面山水有机结合的先例,这种虚实对比的视觉效果,开设了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取得了很好的艺术视觉效果。
2.大闹天宫
作品简介:
在花果山带领群猴操练武艺的猴王因无称心的武器,便去东海龙宫借宝。龙王许诺,如果猴王能拿动龙宫的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就奉送给他。但当猴王拔走宝物之后,龙王又后悔,并去天宫告状。
玉帝采纳了太白金星的主张,诱骗猴王上天,封他为弼马温,将他软禁起来。猴王知道受骗后,一怒之下,返回花果山,竖起“齐天大圣”的旗帜,与天宫分庭抗礼。玉帝发怒,命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捉拿猴王,结果被猴王打得大败而归。玉帝又接受金星的献策,假意封猴王为“齐天大圣”,命他在天宫掌管潘桃园。
一日,猴王得知王母娘娘设蟠桃宴,请了各路神仙,唯独没有请他。猴王火冒三丈,大闹瑶池,打得杯盘狼藉,他独自开怀痛饮,又吃了太上老君的九转金丹,收罗了所有酒菜瓜果,回花果山与众猴摆开了神仙酒会。玉帝暴怒,倾天宫之兵将,捉拿猴王。交战中猴王中了太上老君的暗算,不幸被擒。玉帝把他送上斩妖台,要将其处死。无论是刀砍斧剁,枪刺剑斩,还是雷劈火烧,都伤不了猴王的金刚不坏之身,倒把玉帝吓得够呛。老君请缨,将他送进炼丹炉,结果不但没有烧死,反使猴王更加神力无比,更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于是猴王奋起反击,把天宫打得落花流水,吓得玉帝狼狈逃跑,与《西游记》中的描写不同,大闹天宫之后的孙悟空回到花果山,跟孩儿们过起了幸福的生活。
作品赏析:
《大闹天宫》讲述的是家喻户晓的猴王闹天宫的故事,这是一段取自神话名著《西游记》中的片段。在原著《西游记》中,作者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亦不例外。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
《大闹天宫》之所以成为中国的扛鼎之作,源于它对民族文化的体现的追求。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动画片开始了它广阔的发展。可以说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是中国动画的一个高潮。也是民族风格成熟的阶段。动画片《大闹天宫》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艺术融入,描述了家喻户晓的孙悟空,使这一形象跃然银幕,化无形为有形。在造型、设景、用色等方面借鉴了古代绘画、庙堂艺术、民间年画的特色。
有国外评论说:“《大闹天宫》不但具有一般美国迪士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艺术又是迪士尼式的美术片所做不到的,即它完全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是动画片的真正杰作。” 综上所述,说《大闹天宫》是中国动画史上的经典巨作是无可厚非的。
3.千与千寻
作品简介:
年龄仅有十岁的少女千寻在和爸爸妈妈去郊外新家的林中小路上,爸爸将车意外开到了一个充满神秘的古老的城楼前,城楼下面有长长的隧道。好奇的父母带着她走了进去,结果隧道的那边却是另外一个世界,父亲却误以为这是以前经济泡沫未破时盖的仿古游乐城。父亲循着诱人的饭香来到了空无一人的小镇上,屋子里摆满了可口的食物,父亲和母亲迫不及待地吃起来。千寻的父母因贪吃了贡品遭到诅咒而变成了猪。这时渐黑的小镇上亮起了灯火,而且一下子多了许多样子古怪、半透明的幽灵。
千寻仓皇逃出,一个叫小白的人救了她,并告诉她怎样去找锅炉爷爷以及汤婆婆,必须获得一份工作才能不被魔法变成别的东西。为了破解咒语,解救父母,也是为了不让自己遭受同样的惩罚,千寻到汤婆婆开的温泉室里做帮工,还被剥夺了名字,千寻化名为“千”,开始了拯救双亲的旅程……在经历友爱、成长、修行的冒险过程后,千寻和父母终于回到了人类世界。
作品赏析:
本故事讲了一个少女误入神隐世界的奇幻故事。小时候很怕黑,以为夜晚会有鬼神出没,怕它长得恐怖,怕被它吃了。但宫崎骏呈现的鬼神世界是如此可爱:大家都勤奋地工作,努力地赚钱,小小的贪心,也是人之常情。而一些神仙们样貌就更可爱了,就像那个长得像个大萝卜的神仙,身体笨重,眼睛小小的,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让很多小朋友看到它们就不再害怕鬼神了。
宫崎骏笔下的一切都是朴实的,使人犹如身临其境,给观看者体会和思考的空间。千寻起初只是一个会哭会闹的小女孩形象,在开始的懦弱与胆怯中逐渐适应生活的规则,成为强大而又善良的自己。幼儿思维发展水平有限,模仿能力极强,通过剧中千寻的故事,幼儿看到了独立成长的重要性,这对幼儿来说有极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