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儿歌的功能

三、儿歌的功能

儿歌的种类多,内容广,能向幼儿传递多种教育知识,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是幼儿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幼儿能在儿歌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启迪心智等。

(一)训练语言

儿歌语言浅显、内容简单易懂,便于幼儿学习和吟唱。通过学习儿歌可以训练幼儿的语调、纠正错误读音,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如绕口令儿歌《猫和包》:“小宝拿包逗小猫,小猫喵地叼跑了包,小宝追猫去要包,猫叼包和小宝藏猫猫。”在欢快的语境中让幼儿区分“猫”“喵”和“包”的发音。又如《蛙和瓜》:“绿青蛙,叫呱呱,蹦到瓜地看西瓜。西瓜夸蛙唱得好,蛙夸西瓜长得大。”该儿歌能让幼儿区分“蛙”和“瓜”这些容易混淆的发音。因此儿歌具有纠正错误读音,规范发音,训练语言的作用。

(二)启迪心智

许多儿歌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幼儿在吟唱过程中可以获得知识,如教育性儿歌《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牵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这首儿歌包含了十以内数的分解,寓教于简短的儿歌中,让幼儿快速掌握数字的分解原理。又如《太阳、地球和月亮》:“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儿歌内容简单,却包含着公转、自转的知识,能培养幼儿科学素养。除了新时代儿歌,我国传统儿歌也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如中国古代的儿歌《弟子规》《三字经》等,都是富有教育意义的儿歌,潜移默化中传递孝顺、谦让等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

(三)丰富情感

儿歌的类型多种多样,表达的情绪情感也十分丰富。在吟唱中,幼儿能体会儿歌所表述的情感内容,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如儿歌《小板凳》:“小板凳,你莫歪,让我爷爷坐下来;我帮爷爷捶捶背,爷爷说我乖小孩。”念唱儿歌过程中,能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养成孝敬长辈的好习惯。又如儿歌《我爱好妈妈》:“小鸟爱着鸟妈妈,小鱼爱着鱼妈妈。我是一个小宝宝,我爱我的好妈妈。”这类儿歌向幼儿传达了关心父母的概念。现在的幼儿在家里都是小王子、小公主,都是长辈、家长围着孩子转,导致幼儿缺乏礼让孝敬的意识,通过这类儿歌可以培养幼儿尊敬长辈的良好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