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幼儿诗歌的特点,掌握幼儿诗歌创作的各种手法

三、了解幼儿诗歌的特点,掌握幼儿诗歌创作的各种手法

尽管本章专门探讨过幼儿诗歌的特点,但幼儿诗歌的创作是灵活多样的,怎样灵活运用各种手法创作出幼儿喜欢的诗歌,是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

(一)意象的提炼

诗离不开意象,“意象”即“一种在一刹那间表现出来的理性与感性的集合体”(庞德),对意象的捕捉提炼和发掘意象的丰富含义需要深入思考,需要灵机一动的创作灵感。意象的捕捉,往往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诗歌创作意象提炼的必经之路,没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苦思默想,期望“蓦然回首”就得到是不实际的。如:

《大海睡着了》(刘饶民)

风儿不闹了,

浪儿不笑了,

深夜里,

大海睡着了。

她抱着明月,

她背着星星,

那轻轻的潮声啊,

是她熟睡的鼾声。

大海是诗人反复吟诵的对象,大海有着丰富的含义和象征意义,作为诗歌意象的大海,诗人除细心观察大海的特点之外,还要深入发掘大海隐含的意义。这首诗写的大海,不是阳光灿烂、朝霞满天的大海,而是宁静的大海、星月相伴的大海。大海要安睡了,大海的潮声是大海沉睡的鼾声。诗歌的寓意,是让小朋友在渡过欢乐的白天之后,应该要安睡了。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小朋友在妈妈的陪伴下要安睡了。谢武彰的《风》也是对自然现象“风”进行深入的发掘。

《风》(谢武彰)

风,在哪里?

他在教小草做体操。

风,在哪里?

他忙着把大树摇一摇。

小草和大树都不动了。

风,不知道去哪里了。

风是可以感觉到的自然现象,我们很容易注意到风带来的欢愉,然而,当小草不动了,大树不动了,就引起我们的思索,风去哪里了呢?欢乐的到来,不知不觉,然而它的离去,也是不知不觉,风去哪里了?诗没有留下答案,而是留给好奇的小朋友继续思索,这也是让小朋友张开想像的翅膀。

(二)幼儿诗歌的构思

一首优秀的幼儿诗,我们捕捉到了富有诗意的意象,就可以进行诗的构思。构思的组成包括主题、题材、体裁、语言、修辞、风格等等。我们相信文学创作有自身的规律,确定主题,然后组织材料进行创作是常见的,但是,命题作文往往会妨碍作者的发挥,主题可以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提炼净化乃至改变。创作初期定下一个大的主题方向,然后在创作中不断明晰化,根据内容的发展而发展。有了主题,提炼了意象,就进行诗句的组织。一首诗采用什么样的结构,采用多少个段落,每个段落表述的内容,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都必须有所考虑。例如:

《春天是这样来的》(张国南)

叮咚,叮咚!

小溪试了试清脆的嗓子!

啊,春天是唱着歌来的!

忽啦,忽啦,

柳枝弯弯柔软的腰,

啊,春天是跳着舞来的!

哔剥,哔剥,

春笋在泥地里快活地拔节,

啊,春天是放着鞭炮来的!

以这首诗为例,主题是描写春回大地的景象,幼儿诗有很多描写春天的诗,象征春天的景象也很多,春花、春雨、春水、春风、春雷、春泥。作者选择以小溪、柳枝、春笋作为意象,画面上有律动有声响。小溪的淙淙流水,柳枝柔软的舞动,春笋哔剥作响构成作者要描述的春天的景象。全诗分三段,结构是三个不同的意象的描写,反复从不同的侧面描写春天的景色,表现春的生机和灵动,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同样写春天的诗。又如:

《春天》(王于荣)

春天的喊叫声把绿叶叫醒,

也从棉被里,

把我拉起来,

春天一定站在门外,

门才会笑口常开。

这首诗的主题也是春天来了。结构上更为简单,内容上并没有铺陈春天的景色,而是一种春天的遐思,我们不知道具体的春是什么,春是一种意念,叶子绿了,那就是春来了,“我”要出门了,春天等着我的到来。结构上诗句看来简单,把春天丰富的内涵留给读者去丰富,构思的巧妙之处是画面留白,内容就更富于想像。

(三)幼儿诗的语言风格

狭义的幼儿诗是指新文化运动以后专门为幼儿创作的自由体白话诗。为幼儿创作的诗更是白话诗中的白话诗,力求简单明了适合幼儿欣赏,但也有不同的风格,营造不同的意境。例如:

《阳光》(林武宪)

阳光 在窗上爬着,

阳光 在花上笑着,

阳光 在溪上流着,

阳光 在妈妈的眼里 亮着。

全诗四句,每句都是写阳光。阳光洒落在窗上,时节的不同仿佛是从窗上爬过;阳光洒落在花枝,花儿就盛开了;阳光洒落在溪流,溪流闪耀金光。最后点明母亲的眼里充满阳光。诗句的语言非常明白、明确,让幼儿读来,直接体验到明媚欢快的基调。又如:

《秋风娃娃》(王宜振)

秋风娃娃可真够淘气,

悄悄地钻进小树林里,

它跟那绿叶亲一亲嘴,

那绿叶儿变了,

变成一枚枚金币。

它把那金币摇落一地,

然后又轻轻地把它抛起;

瞧,满天飞起了金色的蝴蝶,

一只、一只,多么美丽!

这首诗的语言,是散文化的风格,讲述一个淘气的娃娃:秋风钻进小树林跟绿叶亲嘴,绿叶变成金币了,“它”又把金币抛洒,赏玩漫天黄叶飞舞。此诗风格灵动幽默,活泼可爱。再如:

《摇篮》(刘饶民)

天蓝蓝,

海蓝蓝,

小小船儿当摇篮。

海是家,

浪做伴,

白帆带我到处玩。

这首诗的语言则注重形式的美和韵律的美,朗朗上口。我国诗歌的传统讲求工整对仗,尤其讲究平仄押韵,中国的诗歌传统也应该在现代幼儿诗中得到体现,体现汉语的优美和韵律。总之,风格可以多样,但有一点不能偏离的是幼儿审美的特性,即简明浅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