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发家庭资源,建议的做法是
(1)建立家庭实验资源库
小学科学教材中常常有许多引导学生观察及实验的课程。因为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教材中的一些探究实验或模型制作等,无法在课堂内全部完成。建立家庭实验资源库,适时布置一些简单的科学小实验给学生,可以将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实验延伸到家庭,让他们利用家庭中的实验材料和实验用具,自主设计实验,动手做实验,或与父母合作完成这些小实验。
在教学“运动和机械”内容之后,布置学生在家里拆装并修理一件“小玩具”的家庭小实验。为了保证拆装与修理的实验效果,对学生提出了如下要求:①画出玩具各部分的结构简图,写出小玩具各部分结构的名称;②标明玩具各部分结构在玩具中的作用,写出玩具各部分结构应用的机械原理;③写出玩具损坏的部位及修理时所用的材料及方法;④思考改进和提高玩具各种功能的方法等。学生回家后,纷纷将自己一些废旧玩具从角落中找出来,在自己的实验室中进行拆装、修理和改进,有的地还主动帮助低年级的小同学进行修理。
此类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兴趣,巩固了学到的知识,而且促进了其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2)编制日常生活技能指南
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实际问题,例如如何养护家中的植物或小动物,如何防止食物发霉,如何均衡自己身体的营养,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器官,如何检测刚刚装修的新房间能否入住,如何看懂体检表、病历等。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引领学生查阅资料,编制日常生活技能指南手册,手册包括常见植物的基础养护方法、与宠物相处的注意事项、不同季节的保健常识、常见疾病的预防、常见疾病的应急处理常识、意外伤害自救、家务劳动技巧(如腌鸡蛋、切洋葱)等。具体的操作技能有量体温、测血压、外伤应急处理等。
案例:教学“物质的变化”内容之后,布置学生在家里腌制咸鸡蛋的家庭小实验,对学生提出了如下要求:①将几个鸡蛋放入白醋或白酒中一会儿,观察鸡蛋在白醋或白酒中有哪些变化,并记录下来;②从白醋或白酒中取出鸡蛋放入白色的塑料袋中,在鸡蛋的上面撒上一定量的食盐后密封塑料袋口,放置在阴凉的环境中;③一周后打开塑料袋,观察鸡蛋的外观变化;④洗净鸡蛋并放入盛有水的锅中煮熟;⑤取出并打碎鸡蛋,尝尝鸡蛋有什么味道;⑥思考鸡蛋在整个变化过程产生了什么变化;⑦写出腌制咸鸡蛋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告诉你周围的人。
此类家庭小实验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实验技能的发展,引领学生自主编制生活技能指南,而且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进行生存与生活技能训练,并让学生在应用知识的同时巩固知识。
(3)建立科学热点问题信息库
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生活在同一个信息社会,随时都可以感受到身边的各种信息,其中很多是与科学知识相关联的社会热点问题。学生独立收集、获取、辨别信息的时间、精力和能力都有限,大多数家长有能力帮助孩子选择和收集信息。教师与家长及时沟通,指导家长适时将报纸、杂志、图书、网络等科学热点问题资料收集起来,或存在电脑中,建立家庭小型资料库,便于孩子在学习到相关科学知识的时候查阅。近年来的科学热点包括克隆人、艾滋病、苏丹红、三聚氰胺、骨髓移植、牛初乳、太湖蓝藻等,学生在学校学习了相关科学知识后,回到家中可以与家长讨论相关资料。发表自己的地看法,在交谈与交流中形成正确地的观点和态度,并拓宽了知识面。
(4)建立家庭互助关系网
小学科学教材中有许多研究与实践活动,包括考察家乡的水资源分布、调查生活中的伪科学、电在生活中的应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与使用、了解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等。每单元的学习中还包括许多参观或调查活动,例如人的体温变化规律、调查转基因食品、参观生态农业等。这些研究与实践以及调查活动的切实展开,需要学生走向社会并得到相关部门、社区及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建立学生家庭互助关系网,动员家长与教师联合起来,利用家长的职业背景、工作单位、社会关系、专业知识背景等,共同为学生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搭建桥梁。家庭互助关系网的建立,首先是让学生在遇到专业性较强的科学问题时能找到专家咨询;其次是在进行一些参观或调查活动时得到对方的理解、支持和现场指导,能获得比较真实的数据或资料。例如学生在设计问卷,调查每个家庭对生活垃圾中可再生利用的垃圾的处理方式,探究保护环境新方法的调查活动中,如果不能获得社区的支持和居民的理解,非但活动不能顺利展开,还会给学生心理造成伤害等。利用家庭互助不仅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开拓学生的视野,还可以请一些家长走进课堂,弥补学校课程资源的不足。
(5)注意问题
家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仅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与人交往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心理承受力等在学习活动中得以锻炼,有效补充了课堂教学的不足;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发挥了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在课程开发与日常教学交互推进的过程中,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开发和利用家庭科学课程资源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开发利用家庭课程资源要适当。学生可以在家庭中进行的小实验很多,教师要根据教学进度、学生心理及生理发展水平,从有利于科学学习和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角度出发,结合科学教案的内容,选择适当的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知识面、训练实验技能、提升科学素养有利的素材性资源;要突出重点,实行过程优化,否则就会占用学生过多的学习时间。
②家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既要适应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水平,保持与教材资源施行同步,还要适应教师与家长的能力水平,利于学生、教师、家长合作共同体的构建,使实验更具可操作性。涉及的素材性资源务必真实可靠,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和真实的实验数据。对于课程实行过程中的评价也要实事求是,真实的衡量施行效果,不断纠正课程施行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实效。
③开发利用家庭课程资源活动的具体内容设计要适度,要考虑到在课程施行中不能占用学生过多的学习时间。比如家庭实验要短小精悍,周期长的实验每天所需的实验时间不能太长;要原理明确,有探究或验证价值,有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巩固。或有助于某种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能达到减负增效的课程目标。与家长的合作也应“适度”,不能影响学生家庭正常的生活秩序,不能将教师的责任推给家长。只有处理好学生、教师和家庭的关系,才能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协调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