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前讲讲本课前面的知识点,并让学生各小组做好分工,组长汇报,计时员、操作员、记录员、材料员要分好工,并了解他们统一口令的方式。

一、创设情境

通过“荡秋千”视频导入,“荡秋千”就如同我们学的“摆”,我们所学的科学就来源于生活中。

1.出示摆,介绍摆的各部分名称。

2.今天,我们就继续研究摆,探究一下摆中有什么奥秘 也当一回科学家。

(板书:摆的研究)。

3.简要说明摆的等时性,为下一步学习做铺垫。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创设学生熟知的荡秋千情景引入,联系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为后面的探究实验奠基。

二、用摆做实验

让学生自己摆动“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1.推测:摆的快慢你觉得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幻灯片:摆绳长度、摆锤轻重等。如出现摆的幅度这个因素,引导学生回忆课前演示的实验。)

师:这些只是我们现在的猜测,还得找证据证明。

2.对摆绳长度、摆锤大小两个因素,分别展开实验教学。

实验一: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学生分组实验)

(1)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讨论:

为了证明摆锤的轻重与摆的快慢到底有没有关系,这个实验可以怎样来操作?(学生回答后继续追问:①改变的是什么条件?哪些条件需要尽量保持不变?②是不是做一次就可以了呢?)

(2)教师抽学生配合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掌握实验要领及细节。(要正对着摆,拿起摆锤,摆线要直,知道摆来回一次才能算摆动一次,如果只摆一个单边不能算一次。配重两块磁铁要放在第一块的两边,这样才不倾斜,便于观察记录。用手轻托重物,摆角不要太大,以30度为宜,听到开始实验时,手轻轻松开不要用力推。碰撞到其他物体不能算,要重新开始)

(3)出示记录表。师述: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三颗环形磁铁,我们就以15秒为时间限,分别测三次,看看最后能发现什么?准备好了吗?静悄悄的开始,比比哪组效率高。

(4)学生实验、记录。(师巡视指导,作好记录)

(5)数据反馈、汇报小结。(各小组展台上展示观察记录表,并做汇报,谈谈我们的发现: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看看自己小组的数据,支持这一结果的小组举手!如不支持,拿出来分析。

结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评出本轮实验完成很好的小组,攀登高峰评价栏中胜出)

现在我们可以确定的说: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板书:摆锤重量 无关)

实验二: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学生分组实验)

(1)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讨论:

为了证明摆绳长度与摆的快慢到底有没有关系,这个实验又可以怎样来操作?(学生回答后继续追问:要改变什么条件?哪些条件需要保持不变?)

(2)师述:大家看记录表,我给大家准备了一根2倍长的绳子。

(3)学生实验、记录。(师巡视指导)

(4)数据反馈、汇报小结。(各小组展示记录表,谈谈我们的发现: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其他组的数据,支持这一结论的举手。

(抽学生进行演示)教师对学生此轮实验进行评价,积极发现学生优点,方式多样化,评出优胜小组。

师小结板书:摆绳长度 有关 长 慢 短 快

设计意图:通过“自制的摆”让学生探究实验,依据数据对比得出结论,使孩子经历探究动脑动手的过程,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出示幻灯片,小孩的秋千太慢了,应该怎么办?要制作一个每分钟摆动60次的摆,我们应该如何调节它的快慢(可让学生通过“摆的研究”演示器进行对比实验,用本节课的知识作答)。让学生明白我们所学的科学知识又可以用于生活实践中。

四、教师对本次实验进行总结

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明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评选“我是明天科学家”优胜小组,通过伽俐略在比萨教堂做礼拜时,发现摆的等时性,惠更斯发明“机械摆钟”对学生进行启发,让学生明白许多发明创造都来自生活中细心地观察和认真的思考,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设计意图:科学来自生活,让学生细心观察,用心思考,会有许多发现,很多发明创造来自于生活,学习与生活实践要紧密结合起来,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

五、设计作业,升华主题

为下节课继续学习研究做铺垫。教师演示实验:探究摆绳长度一样与摆锤长度不一样的摆。

1.出示幻灯片,让学生先观察推测。你觉得它们摆的快慢会怎样?

2.师出示如图的两个摆,进行对比演示实验。

(在小钢片上中心位置加个环形磁铁,效果更明显)

3.讨论: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4.老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引导:虽然这两个单摆的摆绳一样长,但是他们的摆长却是不一样的。其实,摆的长度并不等同于摆绳的长度,真正的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课件出示课本61页图片,红色线条指出两条摆长)

5.小结设疑:摆绳的长度与摆的长度有何区别呢?课后去思考,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在摆绳的基础上升华到摆长,为下节内容的学习做铺垫)

设计意图:作业布置要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进一步激发学生不断探索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