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内涵
新时代小学生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提升劳动技能、培养劳动素养、建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新时代劳动教育是一种基于劳动,传承劳动基因,借助劳动教育融通德智体美,达成五育融合,以实现五育并举的一种教育活动。
1.劳动是人的本能,劳动是人成长的标志
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提出,从理念上来看,更加突出劳动在人的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从劳动及其功能上看,已将劳动视为人的本能,即视劳动为人类独有的特性,视劳动为人的生存与发展延续的基本途径。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人类,如果不“劳动”,人的“劳动”的本能将会变异。劳动是成人的标志,人因劳动而成长,有劳动的能力而成才。
2.劳动教育是基于劳动的教育,劳动是劳动教育的必要条件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基于劳动,为了让学生学会生存与生活、学会劳动与创造而开展的一种劳动性教育。人类生活的世界中,一切都是由劳动所创造和改变的,因此劳动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是人类活动的真实内容,也是人类社会各种活动的基本形式。因此,劳动必然是教育活动所必需的,即劳动必然是劳动教育的前提与基础、内容与形式。
劳动教育是通过劳动进行的教育,只有保持“劳动”本身的教育性,才是学校中有目的、有计划的劳动教育,也才能在劳动中达到教育的目的。中小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感知、感悟、体验与实践,以习得劳动技能,提升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劳动素养。劳动是劳动教育的依仗与手段,离开劳动就没有劳动教育,既要保持教育的劳动性。
3.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的黏合剂,指向“全面发展的人”培养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我国教育方针始终强调的教育路径,指引着我国中小学教育以劳动促进人的“成长”,借助劳动教育融通德智体美,五育并举,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从而实现“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是五育融通的黏合剂;劳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有助于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