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小学生劳动教育的特征

(二)新时代学生劳动教育的特征

劳动教育作为以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有如下基本特征:

1.劳动教育具有普通教育的特征

劳动教育旨在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具有普通教育的属性。劳动教育具有立德、益智、健体、育美等较为全面的教育功能。因此,虽然职业教育往往包含较多的劳动教育成分,但是劳动教育却是覆盖不同教育类型的教育形态,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大中小幼不同学段的教育,都要开展劳动教育。而由于这一普通教育的属性,劳动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2.劳动教育具有价值教育的属性

劳动教育不等同于技术教育,技术教育或者通用技术教育属于劳动教育的内容范畴。劳动教育所要培育的劳动素养,当然包括形成劳动习惯、有一定劳动知识与技能、有能力开展创造性劳动等,但劳动价值观才是劳动素养的核心。虽然劳动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具体的劳动形式以及专门劳动技术的学习,但真正健康的劳动教育则应当特别注重核心目标的达成,即努力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劳动观点、积极的劳动态度,努力帮助他们形成尊重、热爱劳动过程、成果和劳动主体、劳动人民的价值态度。

3.劳动教育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与社会属性

由于人类劳动的形态处在不断演进的过程之中,劳动形态也在不断变化,具体表现为脑力劳动的比重不断增加、新形态的劳动不断形成。所以劳动教育包括参加体力劳动,但又不能狭隘理解为简单的体力劳动锻炼。劳动教育应依据劳动形态的演进而与时俱进。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服务形态的劳动、创造性劳动等,形成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