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师:学校排队领苹果时候,有什么发现(发现有些水果大,有些水果小);上体育课时,小朋友们跳绳,有的喜欢跳长绳,有的喜欢跳短绳,这两条绳子哪条长,哪条短呢?做操排队的时候,一般情况都要按照身高来排队,矮的排在前面,高的排在后面,两位小朋友谁高谁矮呢?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比一比,这两个苹果谁大谁小,这两根跳绳呢?这两位小朋友呢?乒乓球和篮球等(请学生回答)。

1.情境导入,创设侏罗纪公园情境,允许学生即时表达所见所闻。

2.聚焦问题。在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图片后,教师提问:“图中的恐龙哪只大、哪只小?”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3.揭示课题:在观察中比较 板书课题 读两遍课题。

生活中的观察

眼看:衣服的色彩,物体的形状;

手摸:杯子的冷、热;桌子的硬与衣服的软;

耳听:听周边的声音(鞭炮声和水滴声);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摸,这些都是“观察”的方法。(板书:观察,带读两遍)

4.让我们继续认真看、用心听(视频)。

小结:球的大小、绳的长短、水的冷热、个子的高矮,我们是通过比一比知道的。这就是比较。(板书:比较)

设计意图:以学校排队领苹果的事例及图片引入,巧妙地利用了学校资源,化抽象的概念为生动形象的具体事物,学生易学,降低了学习难度又激发了孩子的兴趣,为后面快乐的学习成长奠定基础。

二、聚焦,引导学生探索

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

1.情境导课: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几位小伙伴,瞧!是侏罗纪地球的霸主,名叫恐龙。看,老师给它们都编上了号,这是(生:1号、2号、3号、4号)。

2.聚焦问题:(比较小恐龙)

课件:这四个恐龙它们有什么不同吗?看一看,想一想,想好的请举手。

指名回答。

三、探索

小朋友们刚才观察的很仔细,发现了四个恐龙有大小的不同,高矮的不同,颜色的不同,那要用什么办法,才能正确的比出这些恐龙的高矮、大小呢?

1.比高矮、大小:

在比之前,想问问小朋友,平时是怎么比高矮的呢?请两个小朋友上来试试……

小朋友真聪明,我们在比高矮比长短要注意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要怎样比才公平。

创设:可让学生站在凳子上比

板书:公平(在板书“比较”处)

活动:

小朋友知道怎样比高矮才公平,现在,我们也来比一比这四个恐龙的高矮,大小,并给它们按顺序排队,好吗?(填在活动手册上)

(1)在比之前,老师有几个小要求:希望小朋友们认真听。①待会在比较的过程中,小朋友们要文明,不能抢,要一个一个比,可以先1号和2号先比,再2号和3号在比,3号和4号比,最后给这四个小恐龙按顺序排队。②要注意保护小恐龙,不要拆开和丢地上,标签别损坏。③听到老师指令的时候,表示活动结束。

(2)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教师参与学生活动中。

学生交流讨论:

汇报:请一小组的两位同学上台展示比较的结果。

引导学生用“谁比谁大”“谁比谁小”的句式来描述比较的结果。

小组里用“谁比谁大”“谁比谁小”的句式互相说一说比较的结果。

(3)教师总结: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不同的比较方法,比较的标准是不同的,比如长短和高矮,所以结果不同。

2.比长短:

(1)老师一手一个恐龙,全班齐用“谁比谁大”“谁比谁小”的句式说比较结果。老师准备长短不同的尺子比较,提示公平。

(2)这两个恐龙,这个大,这个小,你们猜,它们哪个长哪个短呢?那该怎样比呢?让学生自己摆弄恐龙,把比的结果填在报告册上。学生汇报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聚焦、探索,出示一系列形象的物品,让学生乐学多思,喜爱科学,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科学素养,学会对比,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交流学习,在“玩耍”中习得知识,把生活与课堂有机整合起来。

四、拓展

还可以比什么呢?猜猜。(轻重、胖瘦)

1.收集整理材料,课堂小结:

用不同的方法比较这些恐龙,比出来的结果是不太一样的。

2.生活中处处有比较,比较中要做到公平。回去看看课外书《猜猜我有多爱你》。

五、对本节课各小组表现整体评价

六、布置作业

比较你身边的物体大小,并说说比较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