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一、出示校园植物图片,从整体认识植物
活动前指导:集体观察、记录
方法:学生上台示范,其余学生纠错或补充。
1.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认识了植物宝宝并且学会了如何做记录。这节课老师将带小朋友们一起到校园里认识更多的植物朋友,大家想不想?
2.不过老师要先考考小朋友是不是已经学会了怎么观察一棵植物并学会了记录。
3.出示一副校园中的植物图片。
4.你们见过这种植物吗?
5.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
6.在哪里见过它?
7.教师介绍植物名称,帮助学生梳理各个部分的特征。
8.再出示一张植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初步形成班级记录表。记录内容包括叶、花、果实等,植物生长的地点。
二、离开教室,到校园观察校园里的植物
1.引导学生讨论应做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2.学生实地观察,教师随时指导。
3.小组自由开展观察、记录活动。教育学生注意安全,注意爱护植物。
4.汇报交流。
5.小结:植物的外部形状是各种各样的。
三、从局部认识植物
1.提出观察任务:我们要去观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有树皮、树叶和花。
2.讲解如何观察树皮:先摸,有什么感觉?再拓印树皮,看拓印下来的图案有什么不同?
3.讲解如何观察树叶:在树枝的一个节上看叶子是怎样长的?把它画下来。
4.讲解如何观察花:比较两种花形状的不同,也把它画下来。
5.师生观察后交流。
6.提出问题,进行思考:我们观察到的植物有哪些相同点?
四、回到教室,认识植物多样性,给植物分类
1.看教科书第17页,提问:你认识这些植物吗?还认识哪些植物?
2.谈话交流
(1)交流我们对植物的观察、记录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有序回到教室。在学生分享观察和记录结果时,邀请学生上台展示,描述自己画下来的植物的特征,说一说这棵植物的名称以及在哪里找到的植物,还有哪些新的发现。
(2)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可能会在语言表达上有所不足,教师需要不断追问、引导:“这棵植物长在哪里?这棵植物长了些什么?叶有什么特征?这棵植物开花了,以后会怎样变化呢?”教师要及时记录学生的回答,并补充在班级记录表中。最后教师设疑:在观察和记录的过程中你们还遇到了什么新的问题?激发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索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