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以前之塔寒及达干
答剌罕(darqan)为北族官号,蒙古人今犹用之。其源流如何,职务如何,具有何种资格始能获得此种徽号,既受答剌罕号,所享受之权利又如何,此皆吾人所欲知者也。
答剌罕一名,来源甚古,《北史》卷九八《蠕蠕传》:
西魏文帝乃以孝武时舍人元翌女称为化政公主,妻〔蠕蠕可汗〕阿那瓌兄弟塔寒。
此塔寒一名,初视之似为人名,其实当为一官名。《北史》蠕蠕及突厥传中以官名为其人之名者甚多,固不仅此一塔寒也。旧说蒙古之答剌罕乃承袭突厥回鹘之达干(Tarqan),今既知阿那瓌之兄弟已具此号,则突厥之达干,又当直接承袭蠕蠕之塔寒。依伯希和氏(P.Pelliot)之说,蠕蠕为蒙古语系之民族,[2]然则达干一号,乃蒙古语系民族所固有,劳费尔谓“此字源于古突厥语,不源于蒙古,唐代始见著录”[3]云云,恐不可从。
公元第六世纪西突厥曾与东罗马通使,故突厥官名,东罗马亦曾闻之。据东罗马史家弥南(Menander)《残史》第二八章所载,东罗马使臣归时,可汗遣使臣名Tagma,而有Tarkhan之号者,偕之归。Tarkhan即达干之希腊译法,此学者周知之事也。(参见沙畹:《西突厥史料》,一九〇三年,第二三九页)
《旧唐书·突厥传》称,骨咄禄(Qutluq)叛时,有生于中国之突厥人暾欲谷(Tonyuquq)投之。其为人“深沉有谋,老而益智”,与“李靖、徐勣之流”相媲美。骨咄禄得之甚喜,立为阿波达干(Apa-Tarqan),令“专统兵马事”。[4]专统兵马事,应即唐代达干之职务,证以一〇七五年玛合木·喀什噶里(Mahmūd al-Kāshghari)《突厥语辞典》,tarxan一字训为司令[5],足知此官至十一世纪犹以统领兵马为其职务。然则达干乃突厥之武官,与司监统督赋入之“吐屯”及评议国事之“阎洪达”等官职,固不同类矣。[6]
回鹘官号多承袭突厥之旧。吾人观于唐代宗永泰元年(七六五年)与郭子仪同盟泾阳之回鹘将领,七人之中,具达干号者竟有五人,可以断其职司,必亦与突厥同,质言之,即管领兵马之武官也。
达干之上,常加阿波、莫贺等字,称阿波达干、莫贺达干等等,兹不赘述。
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王延德西使高昌。其沿途所见之九姓鞑靼(Toquz Tatar)中,亦有达干之号。[7]鞑靼为南北朝以来蒙古语系室韦之苗裔,则鞑靼此号未必由突厥、回鹘借来,以上文所引塔寒证之,乃其蒙古语系民族所固有也,南宋时代高昌(Qocho)畏吾儿人,即娑陵水(Selenge)、郁督军山(Ütüken)回纥之裔胄,故犹保持其旧有之达干官号。而足以引吾人之注意者,除其仍为世袭之号与唐代相同外,即当时未必复为武职,殆仅为一空衔而已。
蒙古初年,畏兀儿有仳理伽帖穆尔(Blige Temür)者,相传为唐代暾欲谷后裔,史称其“年十六袭国相答剌罕”。[8]答剌罕即回鹘达干在蒙古时期的读法,暾欲谷为唐代突厥骨咄禄所建第二王朝之重臣,官阿波达干,专统兵马事,前已言之,是其子孙世袭此号,至蒙古兴起时,犹相沿未替也。
同伯颜(Bayan)共倾宋室之阿力海涯(Ariq Qaya),亦北庭(Beshbaliq)人。姚燧《湖广行省丞相神道碑》云:
幼聪颖而辩,长躬农耕。喟然曰:大丈夫当树勋国家,何至与细民勤本畎亩!释耒求去。读北庭书,一月而尽其师学。甚为舅氏习拉带达拉寒所异,叹曰:而家门户,其由子大。[9]
阿力海涯既为农家子,其舅氏当亦非甚显贵之人,然其人竟具达拉寒徽号,足见与十六岁童子所承袭者,当皆为空衔,非复突厥、回纥之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