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巴只吉惕

(十六)巴只吉惕

此名又见于《元朝秘史》第二六二、二七〇两节。普拉诺·迦尔毕尼说,巴只吉惕即大匈牙利,是古匈牙利[33]。鲁不鲁克说离开亦的勒(伏尔加河)走十二天,遇到名为扎牙黑的大河(乌拉尔河)。它来自北方巴只吉惕地方,流入宽田吉思海。巴只吉惕和匈牙利语言相同。匈人即后代的匈牙利人,来自这个巴只吉惕地面。因此,这个巴只吉惕也称为大匈牙利[34]。居近乌拉尔山。俄国编年史称其地为Ugra或Yugra。匈牙利人第九世纪始迁到欧洲[35],留下的巴只吉惕人与突厥人、蒙古人相混合,丧失了自己的语言,最后在民族上产生一个完全新的民族,仍称巴只吉惕[36]。

一二〇六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政权。在论功行赏时对豁儿赤说:“再将三千巴阿里种,又添塔该、阿失黑二人管的阿答儿乞〔赤那思、脱斡劣思、帖良古惕〕等种百姓凑成一万,你做万户者。顺额儿的失河水林木中百姓地面,从你自在下营,就镇守者。”(《元朝秘史》第二〇七节)一二〇七年术赤才收服林木中百姓。一二〇六年成吉思汗就把额儿的失河流域的一部分林木中百姓帖良古惕、脱斡劣思等部封给豁儿赤。足见这一地带的某些部族在术赤进兵之前早已被成吉思汗征服了。

那么,成吉思汗是何时收服帖良古惕等部的呢?额儿的失河流域当时有哪些部落游牧?豁儿赤封地的方位及版图大体情况又如何?

成吉思汗兴起时,蒙古西部是乃蛮部。当时乃蛮部的情况,《秘史》、《史集》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述。

《史集·部族志》“乃蛮”条:“乃蛮一部分住在险阻的山区,另一部分住在草原。他们拥有大按台山,窝阔台建造崇高宫殿的哈剌和林平原,阿雷(Alūī)一撒剌思(Sarās)的山及兰也儿的失河;也儿的失木怜即也儿的失河;此河及吉儿吉思地区之间的山岳,他们(乃蛮)版图的边界,与王罕居地蒙兀斯坦互相接壤,而且也和毗连畏兀儿斯坦的沙漠边缘相邻接。”(参阅伯希和《亲征录译注》页二九九,法文译文及解说)

这是乃蛮鼎盛时代的疆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地区时,乃蛮已分裂为两部。

《元朝秘史》第一五八节:“(一二〇二年)那后,成吉思汗与王罕征乃蛮种的古出古敦不亦鲁黑时,不亦鲁黑在兀鲁塔黑[37]的地面img豁黑水[38]。成吉思汗与王罕到了。不亦鲁黑不能对阵,越过阿勒台山去了。追至忽木升吉儿[39]地面兀泷古河[40]……顺兀泷古河又追至乞湿泐巴失海子[41],把不亦鲁黑消灭了。”(参阅第一七七节)

根据不亦鲁黑败逃的道路,我们知道不亦鲁黑住在阿尔泰山区。也就是《史集》所谓住在险阻山地的那一部分乃蛮。

一二〇四年,太阳汗败死于鄂尔浑河东纳忽昆山。其子古出鲁克罕沿塔米河逃走(《元朝秘史》第一九五至一九六节),往依其叔不亦鲁黑。一二〇五年,不亦鲁黑死,古出鲁克退至额儿的失河右岸支流的不黑都儿麻(Buqturma)[42]地方整顿军马。成吉思汗远征军至,乃蛮人大败而逃,争渡额儿的失河,多堕水而死。余众路经畏兀儿及合儿鲁兀惕地方(今伊犁地区西),逃至回回地面即垂河的西辽。根据古出鲁克败逃的情况和路线来看,他和他父亲的住地在也儿的失河上游的草原。

帖良古惕居地在鄂毕河上游及其支流托木河流域,与额儿的失河上游及其支流不黑都儿麻等地相毗连。帖良古惕被征服之年,当在成吉思汗灭乃蛮之时。故一二〇六年成吉思汗能把额儿的失河林木中的百姓及帖良古惕、脱斡劣思等部封给豁儿赤。看来,豁儿赤的封地必有乃蛮故地的一部分。

豁儿赤分地中的八邻部,参加海都之乱。当脱帖木儿拥立昔里吉而为可汗军战败时,在遁逃途中掠八邻部[43]而至额儿的失河滨。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年),床兀儿率领北征诸军逾金山进攻“八邻之地”[44],这个八邻之地即豁儿赤的分地。豁儿赤是八邻部人,他这个万户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他自己所在的八邻部三千人。因而元代称豁儿赤所属的分地为“八邻之地”。可是由于他的万户内还有赤纳思族,所以这个部落所在之地,当日也称为“赤纳思之地”(见《元文类》卷二六,虞集:《句容郡王世绩碑》)。《元史》卷二〇载成宗大德四年(一三〇〇年)五月赐八邻、脱列思所隶户六万五千余锭。这两部都是豁儿赤的属民。

术赤征服林木中百姓后,成吉思汗对他说:“我儿子中你最长。今日初出征去,不曾教人马生受,将他林木中百姓都归附了。我赏与你百姓”(《元朝秘史》第二三九节)。

关于术赤在也儿的失河的封地,波斯拉施都丁的记载比志费尼(英译本页四二)具体:

也儿的失河及按台山境内所有地方和人民,周围的驻冬和驻夏牧地,成吉思汗都封给术赤了。……术赤的营地在也儿的失河境,他的政府的首都就设在那里。[45]

耶律大石为黠戛斯人所阻,西行至叶密立,筑一城,突厥诸族归之者达四万众[46]。后来成了窝阔台分地的都城。阿力麻里及附近Quyas为哈剌鲁人Ozar或Buzar汗的首府。海押立是哈剌鲁阿儿思阑汗(Arslan Qan)的首府[47]。后来这些城市成了察合台的政治中心。唐代北庭五城之地是元代畏兀族的首都。根据以上情况看,成吉思汗二子、三子的首府都是他征服的大部族的故都。那末,额儿的失河上术赤的都城,也决不会是个无名之地。从地理方位上看,我认为它原来是蒙古的西方大国乃蛮部长的政治活动中心。

据《史集》忽必烈传,唆鲁禾帖尼的封地后来传给他的幼子阿里不哥。“夏营在按台山,冬营在兀良哈及乞儿乞思,两地相距三日程”[48]。这个兀良哈,是邻近吉儿乞思部疆界的林木中的兀良哈。看来唆鲁禾帖尼分地的政治中心,可能是吉儿吉思部长的旧营地。

宪宗二年(一二五二年),迁窝阔台子蔑里于叶儿的石河。世祖至元二年(一二六五年)以古称阳翟的钧州(今河南禹县)隶明里(即蔑里)。大德十年(一二七三年),海山至也儿的失之地受窝阔台四世孙秃满等降。次年封为阳翟王[49]。封地亦在也儿的失河。

根据上述各王分地的地理情况看来,豁儿赤分地是乃蛮故地的西北部,在额儿的失河上游。其西与术赤分地为邻,东北至鄂毕河上游,与唆鲁禾帖尼分地接壤。东不逾金山,西不越额儿的失河。豁儿赤、术赤、秃满等人的分地,是犬牙相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