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泰军台方位
全部军台名称见于:《嘉庆会典事例》卷五三一,“兵部·邮政·置驿”;卷五六〇,“兵部·邮政·驿程”。
部分军台名称见于:志锐《张家口至乌里雅苏台竹枝词》,宣统二年刊本(一台〔张家口〕至乌里雅苏台〔Uliasutai〕);乾图,八排西一(一台至三十三台〔莫端哈什图台〕);《口北三厅志》卷六(一台至四十四台〔三十四台后与《嘉庆会典事例》异〕);延清:《奉使车臣汗行程记》(一台至二十八台〔扎拉图台〕);李廷玉:《游蒙日记》(一台至四十二台〔翁金台〕);嘉庆《大清会典则例》卷三一(一台至二十三台〔图固里克台〕);《嘉庆会典事例》卷七四五,“理藩院·驿站”(十台〔乌兰哈达〕至十八台〔吉斯洪夥尔〕;《大清一统志》卷五三二(三十二台〔赛尔乌苏〕至乌里雅苏台):波兹德涅夫(Pozdneev)记(三十二台〔赛尔乌苏〕至乌里雅苏台与汉文记载一致)。
《口北三厅志》卷六《台站志》记载康熙三十二年军台设置的情况云:“阿尔泰军台(康熙三十二年设)共大站二十九,腰站十五。总理军站事务,总管一员,副总管一员,张家口驿传道一员(俱驻扎张家口)。塞尔乌苏驿传道一员,笔帖式三员,蒙古参领四员,章京二十二员,骁骑校二十二员,领催四十四名,蒙古甲兵三百零五名,站丁四百四十名。”
(Ⅰ)察哈尔都统属(44台)
1.察罕拖罗海
蒙文Chaghan tologhai,译言白头岭。延清诗卷二宿察罕拖罗海二首第一首云:“源似入桃花,山村五十家”。自注云:“有村名五十家子。”志锐称该地“客民开垦颇多”。方观承《从军杂记》云:“出口(张家口)九十里至大坝为第一台”。据李廷玉日记,五十家子村在察罕拖罗海南二十里。《张北县志》卷四“交通志·台站”与卷三“建置·祠庙”称此台在县城南十里东营盘,其地有头台庙(东经116°47′,北纬41°47′)。而李廷玉则云:自头台西北行,“七里至东新营盘,……十一里过东营盘。”头台地址可能时有移动。
站北有察罕拖罗海达巴汗(Chaghan tologhai dabaghan),译言白头岭。清末宝鋆《奉使三音诺颜汗纪程草》、景禐《北征草》对此山均有记载(见李廷玉记引文)。
2.布尔嘎素腰站
蒙文Bulghasutai,译言有柳。志锐称此台为柳树沟,“北行到此,路宽无辙迹”。安固里诺尔东有纳布尔嘎素河,台站当邻近此河。《张北县志》卷四“交通志·台站道”称,由第一台向西北行二十里至二台村,台站在县城西十余里。
3.哈柳泰
志锐作哈留(Qalighutu),译言“有水獭”。安固里诺尔西有纳哈留图河,台站当邻近此河。《张北县志》卷四“交通志·台站道”称,第二台向西北行四十里至三台村,台站在县城西〔北〕五十里。
1/30万图沽源幅哈留台河将入安固里诺尔右岸有三台村,万全幅在三台村东南标有海流台庙。台站在今土城子南约三公里。
4.鄂洛胡都克
蒙语Olan Qutuq,译言多井。《张北县志》卷四“交通志·台站道”云,自第三台“向西北行三十里至安古里诺尔西四台村”。志锐词也说“台旁积水成湖,方广十数里”。一九六二年版《中国分省地图》标有四台村。
5.奎苏图台
《口北三厅志》卷六“台站志”作奎苏诺尔,因此该台亦当临湖。一九六二年《中国分省地图》标为五台。
6.扎嘎苏腰站
蒙语Jaghasutai,译言有鱼。一九六二年《中国分省地图》标为六台,即今脑包营子(东经113°52′,北纬41°41′)。
7.明爱台
《察哈尔通志》卷四作商都县城,《口北三厅志》作明安白兴(Mingghan Bayising),译言千所房。志锐词称“此台土室尚整洁”,两相呼应。
8.察察尔腰站
蒙文Chachartu,译言有幕舍。一九六二年《中国分省地图》作了标注。1/20万图作八台(水渠子),即今商都西北约二十七公里土城子(东经113°,北纬42°2′)。以上八台在清察哈尔境内。
9.庆岱
自第九台入科尔沁王旗境。志锐词云:“台官皆于道旁跪迎,犹有尊君之意,可嘉也。”即今集二铁路察哈尔右翼后旗车站(原土木儿台)东南的庆代。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
10.乌兰哈达
蒙语Ulan Qada,译言红峰。志锐词云:“自头台至此始见树,土人呼为花果山。马兰遍山,花繁似锦”。今同名。新1/100万图K49标于土木尔台西北约三十公里(东经112°3′北纬42°14′)。
11.布母巴图腰站
蒙语Bombatu,译言有坟墓。申图作邦博图,在东经112°24′,北纬42°22′。
12.锡腊哈达台
在东经112°3′,北纬42°26′。
13.布鲁图腰站
康图作Bulutu。
14.鄂伦琥图克
蒙语Ulan Qutuq,译言红井。志锐词云:“自十三台西北行,沙平如掌,水草枯焦,谓之戈壁。然数十里外,有专生草处,有积水成湖处,牛马皆能牧放,与伊犁一带戈壁不同。”申图作鄂伦井,1/30万图作敖龙德嘎。
15.察罕琥图克
蒙语Chaghan Qutuq,译言白井。
16.锡拉穆勒
蒙语Sira Müren,译言黄河。志锐词云:“台前有沙河,水黄色,故名。例传驼马,其实十五台内,有归化城外客民开垦地颇多。民间皆有车,由各台雇觅当差,运送行李,至此始用驼载。大地无垠,远望垒垒,遍生驼茨。”此台即申图该河右岸、大庙旁的居民点(东经111°7′,北纬42°50′)。
17.鄂兰呼图克台
志锐词云,此处“百里平沙,寸草不生,土人谓之大坑,言其平也。双燕从此不至,盖荒远无觅食处耳”。《口北三厅志》作赵哈诺尔图。乾图作照哈淖尔。
18.吉斯洪呼尔台
志锐词称此台名译意为“山上产红铜”。《口北三厅志》及乾图均作赛尔乌苏。详第二十四台说明。
19.奇拉伊·穆呼尔台
乾图作托博·库伯尔,《口北三厅志》作多博·库布尔。据旧1/100万图NK49,该台就是从哲斯(吉斯洪呼尔)西北三十公里、去喀尔喀大道上的西拉·莫胡尔。
《大清会典事例》卷七四五云:“至奇拉伊·木呼尔以下已接喀尔喀境内”;“自出内扎萨克四子部落境起,由奇拉伊·穆呼尔至赛尔乌苏凡六站”。由这些记载看来,奇拉伊·木呼尔是喀尔喀境内的第一个站,但台站的管理与隶属却不是根据内外蒙古的界限划分的。详见第四十四台说明。
20.布隆腰站
蒙语Bolong,译言隅角。志锐词作浑木布隆,译言山上有认记;并言“台后枕山,顶上鄂波(即鄂博)约数十处”。在东经109°58′,北纬43°45′
21.叟吉布拉克
蒙语Següji Bulaq,译言丘陵泉。《口北三厅志》作吉尔嘎郎图(Jirghalangtu),译言有幸福。志锐词云,从第一台至此,计程一千六七百里,中途未见一树,“至此道旁有大小榆三株,……土人呼为一棵树”。
22.托里布拉克
蒙语Toli Bulaq,译言镜泉。志锐词云:“台有乾隆廿八年敕建慈荫寺,规模宏阔,食钱粮喇嘛廿一人。寺前山泉清冽。”
23.图姑哩克
志锐词译言“土城园围”。据光绪《理藩院则例》卷三一,张家口管站员司所属蒙古驿站共二十三个,即自第一台至此。自此台以北属赛尔乌苏管站员司管辖。
24.戈壁·穆呼尔·嘎顺台
志锐词作墨霍尔噶顺,译言“山湾苦水”。并云:“沙冈由西南绵亘而来,绕向东北脱卸,一片平沙。商贩沿沙冈西行,南可至新疆,是盖天山左脉耳。”按蒙语Muqur,译言钝。
《嘉庆会典事例》卷七四五云:“由第十九站奇拉伊·木呼尔至赛尔乌苏凡六站。”而卷五六〇称第二十四台的站名为赛尔乌苏,正是从第十九台奇拉伊·木呼尔算起的第六个站。李廷玉记云,光绪三十二年四月二十一日“嘱余等先抵土谢图界之赛尔乌苏”,并在赛尔乌苏下自注为塔拉多伦;四月初五日所至塔拉多伦又自注为赛尔乌苏。塔拉多伦即事例卷五三一与五六〇的第三十二台他拉多兰腰站。上述赛尔乌苏站,《口北三厅志》与乾图则是嘉庆时代的第十八台吉斯洪呼尔。由此可见:嘉庆前称第十八台吉斯洪呼尔为赛尔乌苏;嘉庆时称戈壁木呼尔嘎顺为赛尔乌苏;清末则称第三十二台他拉多兰为赛尔乌苏。
蒙语Sair Usu,译言干河床水。《平定朔漠方略》云:“有谓之赛尔者,山涧沟泾掘仅尺余即可及泉”(转引自《嘉庆一统志》卷五四四)。
25.戈壁和尼奇台
蒙语Qonichi,译言牧羊人。据志锐词、延清和李廷玉记,本站有咸丰年间敕建溥恩寺。乾图、《口北三厅志》作和尼齐布拉克。
26.戈壁毕勒克库腰站
志锐词作毕勒格库,“译官台名也。又名纳浪台,有山名那浪也。”“土山出硷,流水成潭。”延清诗也说第二十六台又名那浪。按台站名称除公文上使用的以外,尚有俗称,如三十八台、四十台皆然。
27.戈壁哈扎布巴台
乾图、《口北三厅志》俱作哈尔穆克台。《则例》卷三一作哈济布齐。志锐词作哈稽布乞,并云:“台后有山,顶树一旗,以占风信,兼课晴雨。”
28.戈壁扎拉图腰站
志锐词云:“两山夹河,沙深数寸,平稳如舟。峡中老树位置得势,……真塞外奇景也。”
29.戈壁卓博哩台
《口北三厅志》卷六云:“自第十六台木狐尔嗐淳至第十九台卓博尔狐都克(按:这是正站的次第。清末私人记载正站、腰站次第多不分)二百四十余里,系瀚海地方,不便养马,俱设驼站。余仍设马。”故志锐词云:“此台水劣,居人每日皆由远方汲取。”
30.博罗额巴腰站
志锐词作博罗鄂波,并云此处“马兰夹路成堆,颇碍车行”。
31.库图勒多兰台
志锐词译言“七座山包”,并云:“至此牛粪渐不烧,有山薪可采。”
32.他拉·多兰腰站
光绪《则例》卷三一云:“赛尔乌苏管站司员所属台站共二十一所,东南自第二十四台默霍尔噶顺起,至西北第四十四台哈达图止。”
光绪年间的赛尔乌苏即本站。详前第24台说明。志锐词亦作赛尔乌苏,并云:“此台适中,东往库伦,西往科布多,西北往乌里雅苏台。设驿转道一员,专司台站之处文报络绎,公事甚多。蒙人较他台稍多,且有居住土房者。距库伦十四台,两日可达。”站南有一关帝庙。一九一一年十二月,赛尔乌苏管站员去职。
33.莫端台
波兹德涅夫称,本站西为莫望山所限。西南及西部有丘名塔本喀喇五峰。西北行经两山隘,西方远望巴颜乌拉山脉。此山南有呼查陀罗海山,山下有盐泽,盐户环居。巴颜乌拉峰以北,所谓诺谟珲戈壁开始。
自本台起地名悉用《嘉庆一统志》卷五三二及五三三著录者。
34.哈比儿噶布拉克
蒙语Qabirgha Bulaq,译言山肋泉。本台俗名布拉克。波兹德涅夫称其罕见之泉名搜吉布拉克。志锐词云:“此台难行。万山之中,陷沙杂活石,车行摇荡不堪。易马缓行,犹屡蹶也。”
35.什保太台
蒙语Shibaghutai,译言有鸟。志锐词作遐勒·希波图,译言“石上有鹰巢”,并云:“台四面皆大石堆垒。土人云石罅中当年产鹰。今有人居,无踪迹矣。”波兹德涅夫谓本站在乌兰德尔丘陵西端。过驿入穆垒戈壁。
36.老萨台
志锐词作诺萨,译言“野骡子”。波兹德涅夫称,阿拉克塔勒旷野与不毛之盐泽相接而呈斑色。罗萨(即老萨)即一泽边,在广漠平原中。
37.吉里台
志锐词作吉埒木,山名,并云:“此台方广百里,外皆硷地,水气腥咸,色黄浊,不可饮,惟忍渴而已。”波兹德涅夫称,哈喇沁人掌驿务,定数十八帐,而居此驿者竟以百数。在驿服务之图阿库答,定数十一帐,而在四十以上。Qabchilgha有帐二十八。是以属于哲林木驿(即吉里台)者总计有一百七十五户之多。人口集,土地不足。
38.忙克图腰站
本台又名沙克珠尔嘎。志锐词作沙克舒勒噶,并云:“台旁有诺尔(湖)”。波兹德涅夫记述更详,称站名取自所附之井。二井中最大者曰蒙格图,最近者为公文名之井(称达母沙克珠尔嘎)。前井之北为哈剌噶图彦宗山。
39.叉普齐尔台
志锐词云:“察哈尔所设四十四台,原立廿九台,后增十五台。蒙人至今云:原廿九台,后添十五台,故每台出结,凡旧台则书第几台,新台则书台名。即以此台论,已第三十九台,甘结仍云二十五台,实未能划一也。至此已将出戈壁,无复黄沙、白草景象;山青水绿,颇有内地情形。惜五月半后,草色始青,亦可见地气之寒也。”
40.哈沙图腰站
志锐词译言“石砌之井”,并云:“凡后设之十五台,台官出结,必曰金答腊某某台。某某台者,后设之谓也。”波兹德涅夫作图古力克,公文语称为达母哈达图。离此驿北见博罗温都尔山。
41.遮林台
志锐词译言“黄羊”,并云:“此台官路百里,其实百四十里也。”
42.昂进台
志锐词作翁格,并云:“河从西北杭爱山东南流,经归化城折入桑乾河。”此河当指翁金河。经归化城入桑乾河云云,纯为无稽之谈。据李廷玉记,站在博罗红河入翁金河处的左岸。过翁金河即入三音诺颜境。
43.乌努克特
志锐词作乌尼格特,译意“狐之总名”,并云:“自过翁金河后,遍地驼茨,沙堆累累如冢。车之簸荡,无出其右,足一百里无平路。”
44.哈达图台
蒙语Qadatu,译言有山峰。《则例》卷三十一称原立的二十九台为“正台”,后增的十五台为“腰站”。另参第三十九台说明。
志锐词云:“此台已出戈壁,近杭爱山南麓。山势重叠,水草丰茂,非复戈壁景象矣。”
察哈尔都统所辖驿站至此站止。
(Ⅱ)定边左副将军属(21台)
45.哈剌尼敦台
据1/100万旧图NL48,康熙时代度漠驿站西路(即自归化城至推河)和阿尔泰军台在此会合。波兹德涅夫称其站在一名Dan Nor的洼地上。
自此台至乌里雅苏台属定边左副将军管理。志锐词作哈拉钮栋,译意为“山顶有二井”。并云:“入杭爱,台为乌里雅苏台所管,即外札萨克军台矣。文结俱用蒙古字。”
46.嘎噜底台
志锐词译此台名为“仙鹤”,并云:“水阿水曲,时或见之。”站实在阿尔果音河上游支流嘎噜底河左岸。
47.塔楚台
志锐词云:“已入杭爱山之东南口。涧水涓流,水草丰茂,山势秀峻可观。塔楚河为三音诺颜游牧西界,数水汇而西流。《游牧记》考甚详。”该台在塔楚河左岸。
48.乌尔图·额沁·呼都克站
1/100万旧图NL47塔楚台西北十余公里处有一站名霍博勒,可能是四十八台所在地。
本台南约三十公里处有古城遗址,蒙古人称之为博罗和屯,当是雍正年间用兵西北时在推河屯田所筑的城。《清实录》记载,雍正九年十一月曾命副参领桑吉拉等往推河地方筑城垣。龚之钥、方观承对这个地区的耕殖都有所记述。参阅《蒙古游牧记》卷八《三音诺颜部·中右旗》。波兹德涅夫书页一九二作胡图克·乌尔图(Qutuq Urtu),与志锐词同。后者云:“四面皆童山,唯中有平原十里,碧草如茵。”
49.沙尔噶勒卓特台
志锐词称此台名为同名河流名称。并云:“台有石山峭立,名空山。近视皆圆空。山内产雕鸟。河北有大寺,蒙人谓之昭。同治九年乌城失守,贼踪至此,寺毁于火。遗址犹有存者。”波兹德涅夫记,自此驿出发五分钟达沙尔噶勒卓(Shargal Jot)河岸;推驿与本驿间有间道通过Ebuserhe-hita庙。
沙尔噶勒卓特河为推河支流,台站在该河入推河处西北,推河右岸。
50.推台
志锐、龚之钥、方观承记述推河一带四面山环水抱,可屯可牧。雍正间曾建城设戍。
推河上流东有呼鲁木帖河,西有喀喇胡吉尔河。二河在同一地点与推河合流。台站在合流处南,推河左岸。参《蒙古游牧记》卷八。
51.乌鲁图·哈喇托罗海
志锐词作乌尔图哈喇拖罗海。并云:“众山之中,一峰独出,黑石如墨。台旁沙河旱枯无水。春日雪化,水势甚大。”这与波兹德涅夫的记述一致。后者并云,离驿达札们哈达山巅为达亲王西境。再至一岭,过岭道左有鄂洛该湖。台站当在推河支流喀喇胡吉尔河右岸。
52.鄂罗海台
志锐词云:“驿路在万山之中。甫登一峰,远视对山,细路如线。凡九逾大岭,始抵台。”波兹德涅夫称驿之西南有长湖名鄂罗海(Olagai)。一六八八年噶尔丹败喀尔喀兵于湖畔,喀尔喀南逃归附清廷。
53.乌塔台
志锐词译言“一山口”。并云:“此台在推河上游。沿河行大山坡,怪石浮置,颇具峰岭各势。”波兹德涅夫称此台位于乌塔(Uta)河右岸。按乌塔河为拜达里克河支流。台在乌塔河支流察罕帖木尔河与乌塔河合流处之北、乌塔河左岸。
54.都特库土勒台
志锐词作白达拉克。并云:“由乌塔西行入山口,其平如掌。宽二十里,长百里。两山峭削壁立,无别路可行。土涧草肥,洵屯牧之美地也。”这与波兹德涅夫记述的形势一致。后者并云,前站至此约四十五俄里,为库——乌间最长的站。参《蒙古游牧记》卷八。站在河之左岸。
55.札克台
据波兹德涅夫记,站在札克(Jak)河之左岸。
56.霍博尔·车根台
志锐词作霍博勒车根,称至此已入札萨克图汗界,距乌里雅苏台四百余里。据波兹德涅夫记,站在沙喇乌苏河(Shara Usu)河源右岸。
57.乌兰班巴图台
志锐词作乌兰本巴,称“沿溪曲路,层折不穷”。此溪当指波兹德涅夫所言沙喇乌苏河。站在河之左岸。
58.鄂博尔·托斋台
志锐词与波兹德涅夫作鄂伯尔·吉拉噶郎图(Öber Jirghalang-tu)。站当在沙喇河右岸。
59.阿鲁图斋
志锐词作阿录·吉拉噶郎图。并云:“河水北流,势甚旺,游牧得此,水草俱美。毡庐棋布,牛马成群。颇有村落,情形非复塞外荒塞景象。”波兹德涅夫称沿哈喇乌苏河之山隘前行抵此站。
60.呼吉尔图台
志锐词译胡吉尔为“硷”。并云:“过布音图河,抵胡吉尔台。河甚宽,源从西北注东南。河边东望,雪山高耸,积雪千仞,终岁不消。”并言过河后,于山湾处往往见元代显宦墓葬。波兹德涅夫言台名取自其东北的呼吉儿图(Qujirtu)河。此小河在布彦图河右岸。
61.达罕德勒台
波兹德涅夫作岱罕得勒邮驿,置于Terin小河旁。当在布彦图河之西。
62.特木尔图台
在特木尔图(Temürtü)河发源处右岸。台西北约十五公里为清初经营西北的名城察罕廋尔(Chaghan Segül,译言白尾)。参阅《蒙古游牧记》卷一〇《札萨克图汗部·中右翼末旗》。
波兹德涅夫称台在伊克布拉克山麓。
志锐词云:“相传矿甚宽深,产铁极佳,蒙人欲开而不得其法。近闻俄人颇有意焉。”
63.舒鲁克台
在舒鲁克河与特木尔图河合流处。Shürüq译言畜群。波兹德涅夫称舒鲁克河与乌里雅苏台河同发源于一山。
64.华硕噜图台
波兹德涅夫称,经Chaghan Bulag峡谷抵本台,北距乌里雅苏台约二十俄里。它与第六十三台之间有善孚寺,寺南有商人村落。两台之间又有毕其克图达巴与和屯达巴。
65.乌里雅苏台底台
乌里雅苏台(Uliasutai),译言有白杨。本台是清初经营西北的根据地,雍正十一年建。见《清实录》雍正十一年夏四月庚申锡保奏。
乌里雅苏台至科布多的资料见于:《嘉庆会典事例》卷五三一、卷五六〇;乾图七排西一、西二;《嘉庆一统志》卷五三二《乌里雅苏台》;《科布多政务总册》。
66.阿勒达尔台
在乌鲁河与乌里雅苏台河合流处,乌鲁河右岸。
67.博尔辉台
在乌里雅苏台河右岸。
68.胡图克乌兰台
在匝盆河右岸。
69.伊克·哲斯台
在匝盆河右岸。
70.巴罕哲斯台
巴罕译言略小。在匝盆河右岸。
71.珠尔库珠台
蒙文作Jürküjü。在匝盆河右岸,东北有句骊河。
72.布固珠尔克台
本台临匝盆河。
73.阿尔噶灵图台
在匝盆河左岸。
74.巴罕诺尔台
在巴罕诺尔湖南畔。湖水咸,周二十五公里。《科布多政务总册》称其地“有沙山二十里”。定边左副将军所辖驿站至此止。
(Ⅲ)科布多大臣属(6台)
75.图尔根淖尔台
在都尔嘎湖东南岸。湖分南北两部,北曰哈拉淖尔,南曰都尔嘎淖尔。水甚咸。《科布多政务总册》称该地“野骡甚多”。
自本台以西属科布多大臣管辖。
76.哈尔噶纳台
哈尔噶纳(Qarghana),译言野桃。台在同名小河上。
77.济尔噶朗图台
在宗海尔汗山东麓吉尔戛兰图河右岸。
自此台至科布多,乾图与《一统志》驿路不同(见后)。
78.札哈布拉克台
在吉尔戛兰图河西、哈剌乌苏湖东同名小溪上。《科布多政务总册》称其地“有大坝甚高”,当即1/100万旧图的阔阔达坂。
79.哈剌乌苏台
在哈剌乌苏湖西南岸、叶什河入湖处之西。
由哈尔噶纳缘宗海汗山(即固尔班·吉尔戛朗Ghurban Jirghalang山)东麓西北行,经吉尔戛朗图站绕至北麓札哈布拉克台,再折向南行,缘宗海汗山西麓和哈剌乌苏东岸,至湖南岸转西行,越叶什河哈剌乌苏台再转西北行,经哈剌乌苏西岸达科布多。
80.科布多 100
在哈剌乌苏湖西、布彦图河东岸。
另,乾图济尔噶朗图台与科布多之间不是只有三台,而是有七台:
1.沙拉布拉克台。
2.察罕淖尔(Chaghan nor)台。
3.温都尔·乌里雅苏(Ondür Nliasu)台。
4.图古里克(Tügürig)台。
5.搜吉·布拉克(Següji Bulaq)台。
6.察罕·布尔哈苏(Chaghan Burghasu)台。
7.锡博尔沙札海台。
乾图驿路是自吉尔戛朗向西南行,由固尔班吉尔噶朗山南麓经沙拉布拉克至察罕淖尔,再缘西麓北上,经温都尔乌里雅苏四台绕一大湾至科布多。大约以后修整道路,缩短驿程,军台遂改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