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大丰收回看元代蒙古地区的畜牧经济(读报随笔)

从今天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大丰收回看元代蒙古地区的畜牧经济(读报随笔)

历代评论古人古事的历史家,大都是事后诸葛亮,大都是用他们所掌握的当代理论和知识,作为他评论古人古事的依据。后代的进步理论总比前代的更加发展,后人的知识也比古人更丰富,古人不能理解的事,到了后世往往成了常识。因而后人对古代的兴衰关键,成败原因,就比较古人容易看得清楚。假若我们今天有“回生之术”,把元朝的一位知识分子复活起来,请他评论元代的盛衰成败,我们一定会感到他的言论见解,幼稚得可笑。可是我们今天研究元代历史的人,若果把自己封锁在线装书中,在思想感情上终日和元代的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相周旋,而不关心今日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建设的伟大成就和胜利经验,就是说不了解现状,那末我们掌握的元代知识即使和元人一样多,而对元代史事和人物的看法,将也和坟墓中的元代知识分子差不多,恐怕决不会比他们高明多少。

十五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突飞猛进,一日千里,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创造出史无前例的宝贵经验。这种成就和经验,是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所不能想象,无法取得的。我们根据最近内蒙古草原牧业丰收的建设经验,回过头来看元朝的畜牧业经济,就比较容易找出元代同样事例的得失成败的真正原因来;也比较容易看出前人不能理解或理解错误的事实来。这是换了人间的社会主义时代才出现的新的优越条件。我们研究历史的人如果不利用这种新的优越条件以研究史事,就未免辜负这个伟大时代了。

今年(一九六四年)国庆前夕(九月二十九日),《人民日报》第五版上刊载十五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的报道:

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牲畜,在十五年中增长了一倍半还多,这种发展速度,不仅在我国解放前从未有过,而且和世界上畜牧业发达的国家相比,也是很高的。内蒙古畜牧业发展尤为迅速,今年牲畜总头数比一九四七年自治区成立时,增加了将近四倍。公社化以后六年来,内蒙古畜牧业连年丰收。一九六四年牧业年度内,全区成活仔畜一千多万头(只),比十五年前全区牧畜总头数还多百分之十。

我们知道内蒙一九六三年畜牧年度比一九六二年度牲畜纯增四百多万头。[1]一九六四年度锡林郭勒盟人口十万,牲畜已增加到八百万头,[2]出现牲畜多,劳动力不足的现象。我们把今天内蒙古获得空前丰收的各种措施,同元代蒙古地区的畜牧业经济互相比对,得到不少启发和体会。就是说,有些平时未能引起注意的元代记载,现在看来都有特殊意义了;对古人曾着手做而做不成功的事,今天才看出症结所在了;对有些外国别有用心的历史家关于元代蒙古畜牧业经济的荒谬评价,也容易拿出确凿证据,揭发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