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剌罕字意之演变
十三世纪蒙古人读tarqan为darqan,译言自在。[10]“元代征南蛮,募勇悍为先锋,号答剌罕军,即言其纵恣无禁也”。[11]是元代答剌罕之意义,与唐“专统兵马”之武职及十一世纪玛合木·喀什噶里《突厥语辞典》之“司令”迥异矣。元代刘敏中谓:“答剌罕译言一国之长”,[12]殊不可据。马祖常译为“世贷”或“世宥”,虞集从之。[13]然亦仅能表示答剌罕所享特权之一面而已,均不及自在说之足以表示其在元代之特点也。
依科伐勒夫斯基(Kovalevski)《蒙俄法字典》第一六七六页,darqan之义有二。一曰工匠、艺人;一曰免税。法人布洛晒(E.Blochet)以为第二义系由第一义孳乳而出。[14]盖技术工人在游牧民族中甚少,且甚为人所重视也。布洛晒之推测,劳费尔氏已斥其谬。依劳费尔之意,tarkan(即tarqan)为一古突厥字,蒙古无之。蒙古人只识darqan一字,此字在布鲁特(Kara Kirgiz)语意为工匠,在吉儿吉思(Kirgiz)语则为汗之宠臣及自由。然则darqan在蒙古—突厥语中,或者本别为一字,后与古突厥字tarkan相混而为一云。[15]按布洛晒之推论固误,劳费尔之揣测亦不能成立。此字在塞北民族中之历史甚长,每代各有其意义;换言之,时代不同,意义亦异。在唐代突厥、回纥为武官之号,在元代则为自在,前已言之。今《蒙文总汇》于darqan下仅注匠人一义,科伐勒夫斯基虽采二义,而来源恐有差异;质言之,同一地方之人民,未必兼用此二义也。依吾人所见,此两种意义之解答,似当于明代著作中求之。明王士琦《三云筹俎考》卷二谓明代鞑靼人于阵前援救台吉者,酬升打儿汉(darqan),并谓:
“亦有各色匠役,手艺精能,造作奇异器具,升为此名。”
是答剌罕就一种意义言,在明代为精工能匠所获之美号;今人以答剌罕呼普通匠人者,正如汉人称一般工匠为师傅,西人称一般医生为博士也。其第二种意义(免税),乃西方答剌罕所享特权之一,中文材料中向未之见;则科伐勒夫斯基所著之第一义(工匠,艺人),殆采自东方,而第二义则固元代以来西方历代相传之旧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