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族的分类

部族的分类

蒙古初期部族的分类,在汉文史料和穆斯林史料中,本来皆“古已有之”,只因近来柯劭忞及屠寄二家轻信译文,遂致本无问题的事,又发生出若干纠纷来。

《新元史》卷二八《氏族表》序云:“蒙古氏族凡阿兰豁阿梦与神遇生三子之后,为尼而伦派,……其余为都而鲁斤派,亦称塔亦斤派,……皆为黑塔塔儿。非蒙古人而归于蒙古者,曰札剌儿氏、苏畏亦忒氏、塔塔儿氏、蔑儿乞氏……,皆为白塔塔儿。曰乌拉速特氏、帖楞格特氏、客斯的迷氏、林木中乌梁黑氏,皆为野塔塔儿。盖拉施特所述蒙古支派如此。”

《蒙兀儿史记》于部族分类无见明文,唯卷一五三《氏族表》札剌亦儿氏条下注云:“白塔塔部族也。尼伦派、多儿勒足派皆纯粹蒙兀种,通称之曰黑鞑鞑。至今尚称外蒙古曰喀尔喀,即黑之意。其似蒙兀而非蒙兀者,则称白塔塔以别之,亦称白鞑鞑。”又谓“兀儿速惕氏、田列克惕氏、客思的迷氏,皆野塔塔儿部族也。”

依柯氏之说,这种分法是出自拉施特书。屠氏虽未明言所本,但其书中屡言柯侍讲译部族考云云,足见其曾见柯氏译稿,其说当亦根据柯氏译文。我们知道柯氏的译文系由哀德蛮《不动摇的铁木真》一书译出的,予在流离中虽未能参考此书,然由他书所引用的部分看来,已足证其中至少有一部分是揉合穆斯林史料和汉文史料而成的。巴尔托德说:“中国人分鞑靼人为三部:白鞑靼,南部与中国紧邻;稍北为黑鞑靼;更北为野鞑靼,蒙古人称之曰林木中百姓。”(《中亚突厥史十二讲》,页一五一)里施的卡尔平尼行纪注(页一〇八)引哀德蛮书(页一六八)说,他根据拉施特的分法是:(一)白鞑靼或狭义的鞑靼,札剌儿、Suweit、塔塔儿、蔑儿乞、秃马惕等属之;(二)黑鞑靼或狭义的蒙古,为成吉思汗所从出;(三)由世袭的君主在本地统治的部族,克烈、汪古、畏兀儿等属之。

按里施之说的错误与柯氏同,盖拉施特书实无白鞑靼、黑鞑靼之分。这种黑、白、“野”的分法,其实是南宋末年人的著作中所常见的。赵珙《蒙鞑备录》说:

鞑靼……其种有三,曰黑、曰白、曰生。所谓白鞑靼者,容貌稍细,为人恭谨而孝……所谓生鞑靼者,甚贫且拙,且不能为,但知乘马随众而已。今成吉思皇帝及将相大臣皆黑鞑靼也。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亦有黑、白、生之说,但其分类之法与赵珙不同。李氏谓:“近汉地者谓之熟鞑靼,……远者谓之生鞑靼;所谓生者,又有白、黑之别,今忒没真乃黑鞑靼也。”

今将柯氏译文及巴尔托德、里施所引哀德蛮书与赵珙、李心传二书相比较,其部族分类的说法恰为相同。《蒙鞑备录》于一八五七年已由俄人瓦西里耶夫译为俄文,[2]哀氏之书成于一八六二年,已及见之,故吾人知出于哀氏书之柯氏译文中的黑、白、“野”三种并列的分法,本为中国旧说。柯氏以出口的国货为十四世纪波斯史家之说,未免是张冠李戴了。

拉施特书之《部族志》分四篇,一为乌古思汗后裔及亲族诸部;一为今称蒙古而往昔各有其本名之诸部,有札剌儿、塔塔儿、蔑儿乞等;一为各有君主之诸部,有克烈、汪古、乃蛮等;一为往昔即称为蒙古之诸部,又分迭列列斤、尼鲁温两类,后者即阿兰豁阿感天光所生三子之后裔。据此益证西人所谓黑、白、野之分乃出自中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