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无嫡孙承重者依《封爵令》传袭
2025年10月20日
乞无嫡孙承重者依《封爵令》传袭
检会《五服年月敕》“斩衰三年加服”条“嫡孙为祖”注,谓:“承重者,为曾祖、高祖后者亦如之。”又,“祖为嫡孙正服”条注云:“有嫡子则无嫡孙。”又准《封爵令》:“公、侯、伯、子、男,皆子孙承嫡者传袭。若无嫡子及有罪疾,立嫡孙。无嫡孙,以次立嫡子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子,无庶子立嫡孙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孙。曾孙以下准此。”
究寻《礼令》之意,明是嫡子先死而祖亡,以嫡孙承重,则礼无[1]庶叔不系诸叔存亡。其嫡孙自当服三年之服,而众子亦服为父之服。若无嫡孙为祖承重,则须依《封爵令》嫡庶远近,以次推之。且传爵、承重,义当一体。《礼令》明白,固无所疑。而《五服年月敕》不立“庶孙承重”本条,故四方士民尚疑为祖承重之服,或不及上禀朝廷,则多致差误。
除“嫡孙为祖”已有上条外,欲乞特降朝旨,诸祖亡、无嫡孙承重者,依《封爵令》“传袭”条,余[2]子孙各服本服。如此,则明示天下。人知礼制,祖得继传,统绪不绝,圣主之泽也。
《宋会要辑稿》礼三六之4,中华书局影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