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文忠公谥议

欧阳文忠公谥议

太子太师欧阳公归老于其家,以疾不起。将葬,行状上尚书省,移太常请谥。

太常合议曰:“公维圣宋贤臣,一世学者之所师法。明于道德,见于文章。究览六经群史、诸子百氏,驰骋贯穿,述作数十百万言,以传先王之遗意。斯文卓然自成一家,比司马迁、扬雄、韩愈,无所不及而有过之者。方天下溺于末习、为章句声律之时,闻公之风,一变为古文,咸知趋尚根本。使朝廷文明不愧于三代、汉、唐者,太师之功于教化治道为最多。如太师,真可谓‘文’矣!”

博士李清臣得其议,则阅读行状、考按谥法,曰:“唐韩愈、李翱、权德舆、孙逖,本朝杨亿皆谥‘文’。太师固宜以‘文’谥。”

吏持众议白太常官长,有曰:“‘文’,则信然不可易也。然公平生好谏争,当加‘献’为‘文献’。无己则‘忠’,为‘文忠’。”

众相视曰:“其如何?”则又合议,曰:“‘文献’,迭犯庙谥,固不可。‘忠’,亦太师之大节。太师常参天下政事,进言仁宗,乞早下诏立皇子,使有明名定分以安人心。及英宗继体、今上即皇帝位,两预定策谋,有安社稷功。和裕内外,周旋两官间,迄于英宗之视政。盖太师天性正直心诚,洞达明白,无所欺隐,不肯曲意顺俗以自求便安好。论列是非,分别贤、不肖,不避人之怨诽狙疾。亡身履危,以为朝廷立事。按《谥法》:道德博闻曰‘文’,廉方公正曰‘忠’。今加‘忠’以丽‘文’,宜为当。”

众以状授清臣为谥议。清臣曰:“不改于‘文’而傅之以‘忠’,议者之尽也。清臣其敢不从?”遂谥“文忠”。

谨议。

《宋文鉴》卷一三五,《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