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水之子李浚、李淳跋

李若水之子李浚、李淳跋

靖康祸变,虏骑长驱,豺狼摇毒,猛不可当,所在望风,土崩瓦解。钦宗皇帝擢先公于庶官,两持使者节入粘罕军,誓欲捐躯,以济艰难。青城之死,素定于胸中,非一时不得已而为之者。

於戏!人谁不死?先公之死酷矣。颐已解、舌已断,犹奋骂吐血,终至于身首异处。当此之时,天地为之变色,日月为之无光,战士为之嗟惋,虏酋为之羞畏。

先公已死,适我大父母皆暮年,故事迹中略其所以死,重贻二老人之深忧也。独秭归费守枢,为先公文集序。今锓木于蜀中,能不没其实,得以取信。至乾道中,诸父沦亡。因于秘收遗草中又得其遗事[1],始尽书之本末。浚、淳惧岁月侵寻,世不得而知之,他日列诸朝,以补史之阙文。先公虽死,谓之不死可也。

孤浚、淳泣血书

《三朝北盟会编》卷八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